•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qīng míng hòu dēng chéng tiào wàng

清明后登城眺望

作者:刘长卿 
fāng cóng dài fū hòu     nán qù huì jī xíng
方从大夫后   南去会稽行
miǎo miǎo cāng jiāng wài     qīng qīng chūn cǎo shēng
淼淼沧江外   青青春草生
yún xiāng cí luàn shì     méi chuī tīng jūn shēng
芸香辞乱事   梅吹听军声
yīng fǎng wáng jiā zhái     kōng lián jiāng shuǐ píng
应访王家宅   空怜江水平

《清明后登城眺望》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清明后登城眺望》可以逐句解析如下:

1."方从大夫后,南去会稽行":这里用的是拟人的手法,诗人似乎在跟随一位大夫,南行前往会稽。会稽,古代地名,在今天的浙江绍兴。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的行旅,也许是为了避世或者寻求灵感。

2."淼淼沧江外,青青春草生":诗人远眺,看到了广阔的江水,水面上似乎有无尽的波浪,被描绘成“淼淼沧江”。远处的绿草随风摇曳,生机勃勃,呈现出春天的青绿。这二句描绘出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3."芸香辞乱事,梅吹听军声":芸香,可能指的是一种香草,这里用来比喻美好或象征着诗人的文雅和情感。诗人离开了纷乱的尘世,或者说他正在想象自己远离世俗的烦扰。"梅吹"可能是指春天吹拂梅树的风,"军声"则可能是比喻军队的行动或者某种有组织的活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秩序的向往。

4."应访王家宅,空怜江水平":王家宅,可能是指王家的别墅或者住所,诗人似乎在想象自己会去拜访这里。"空怜江水平"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可能含有对现实中难以实现这种宁静的感慨。这里的"空怜"有空虚、空想的意思,诗人似乎在抒发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清明时节登城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对比和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含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失落感。

《清明后登城眺望》古诗词赏析:

《清明后登城眺望》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在其经历一次旅行之后,登高远望,触景生情,创作的一首描绘旅途景色与内心感慨的五言律诗。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未来、故土和自然之美的感慨。

首联“方从大夫后,南去会稽行”,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行踪与目的地,隐含着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这次旅行的性质,可能与公务相关。

颔联“淼淼沧江外,青青春草生”,通过“淼淼”和“沧”描绘出江水的广阔与深邃,而“青青春草生”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绿色的草地上生机盎然,与江水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美好憧憬。

颈联“芸香辞乱事,梅吹听军声”,这一联则从具体事物入手,通过“芸香”(一种植物的香味)的消散象征着过往烦恼的远离,与之相对的“梅吹听军声”,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军旅生活的联想和思考,或许是对过往岁月中战争的回忆,也可能是对当前或未来可能的动荡的预感。

尾联“应访王家宅,空怜江水平”,“王家宅”通常是指历史上的名人故居,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探访之情,而“空怜江水平”则表达了对于美好过往的怀念和无奈,似乎暗示着对于自己或历史的某种无法把握和追回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的回忆、对未来的思考、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留恋。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当前境遇的反思,展现了唐代文人普遍具有的深沉情感与对自然的深情厚谊。

刘长卿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