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péi wáng míng fǔ fàn zhōu

陪王明府泛舟

作者:刘长卿 
fēng jǐng qīng míng hòu     yún shān pì nì qián
风景清明后   云山睥睨前
bǎi huā rú jiù rì     wàn jǐng chū xīn yān
百花如旧日   万井出新烟
cǎo sè wú kòng dì     jiāng liú hé yuǎn tiān
草色无空地   江流合远天
cháng ān zài hé chǔ     yáo zhǐ xī yáng biān
长安在何处   遥指夕阳边

《陪王明府泛舟》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陪王明府泛舟》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描绘了诗人与王明府(县令)一起泛舟于清明时节,所见之景及其深切的思考。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清明节过后,风景变得清晰而明净。眼前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在睥睨着诗人和王明府,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威严的景象。

2.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虽然季节更替,百花依旧绽放,如同往日的盛景。城镇中升起的烟雾,仿佛是新生的迹象,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3.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草地上看不到一丝空地,尽是绿意盎然。江水的流经之处,与远天相连,形成了一幅广阔无垠的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宽广与深邃。

4.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都城,代表着权力、文化和繁荣。在这诗的最后,诗人通过问句“长安在何处”,表达了对远方、对理想之都的向往,同时通过“遥指夕阳边”这一细节,暗示了长安可能已在视线的尽头,隐喻着对理想实现的期待与远方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对远方理想之地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某种思考和感慨。

《陪王明府泛舟》古诗词赏析:

刘长卿的《陪王明府泛舟》是一首描绘春日泛舟游玩所见美景的诗,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生机,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首联“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以清明作为时间节点,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景色清新明丽。云山睥睨,山峦层叠,云雾缭绕,给人以壮观而神秘的感觉,仿佛山川在俯视人间,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静谧。

颔联“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通过对比,将过往与现在进行关联,表明春日景色虽与往昔相似,但其中蕴含的新生命与活力却在新的春天里绽放。万井出新烟,既描绘了春日清晨的宁静,又暗含了生活的希望与新生,让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温暖。

颈联“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描绘了一幅绿草如茵、江水滔滔、天水相接的壮丽画卷。草色覆盖了大地,无处不绿,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江水流淌,似乎与远天相接,无边无际,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广阔与浩瀚,也象征着人生的广阔舞台与无限可能。

尾联“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将视角转向对“长安”——象征理想与目标的远方。在这首诗中,长安不仅指真实的地理位置,更暗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诗人通过夕阳这一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目标的遥远,引人深思,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思考。

综上所述,刘长卿的《陪王明府泛舟》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蕴含哲理、表达人生思考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刘长卿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