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chǔ shì guī zhōu , yīn jì lín shān rén

送处士归州,因寄林山人

作者:刘长卿 
tiān shū wàn lǐ zhì     jīng pèi shàng jiāng fēi
天书万里至   旌旆上江飞
rì xiàng pó yáng jìn     yīng kàn wú xiù wēi
日向鄱阳近   应看吴岫微
mù fān hé chǔ luò     cháo shuǐ bèi rén guī
暮帆何处落   潮水背人归
fēng tǔ wú láo wèn     nán zhī huáng yè xī
风土无劳问   南枝黄叶稀

《送处士归州,因寄林山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刘长卿为一位隐士回归州府,同时寄赠给另一位朋友林山人而作。刘长卿以深情厚谊与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与离别的场景,以及对友谊与自然的感慨。下面是逐段解释:

1. **天书万里至,旌旆上江飞**
- 这两句诗描述了远道而来的使节(象征着官方的命令或重要的消息)来到,带着天书(可能象征权威、命令或官方文件)的到来,以及伴随的旌旗(古代军队或官员出行时使用的旗帜)如飞鸟般在江面上飞翔。描绘出一种官府使者南来的壮观景象。

2. **日向鄱阳近,应看吴岫微**
-"日向鄱阳近"意味着天上的使者向鄱阳郡(今江西鄱阳县)越来越近,预示着离目的地不远。"应看吴岫微"暗示在抵达鄱阳后,使者或隐士能够看到吴山(可能泛指附近的山脉)的轮廓,这既是地理方位的指向,也暗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期待与欣赏。

3. **暮帆何处落,潮水背人归**
-"暮帆何处落"描绘了傍晚时分,归途中的帆船停泊在何处。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归人的思念与期待。"潮水背人归"则描述了潮水在退去,仿佛带走了人,象征着离别的无奈与感伤。

4. **风土无劳问,南枝黄叶稀**
-"风土无劳问"意味着对方无需担心当地的风俗习惯,暗示着彼此的了解与默契,也蕴含着对方前往新环境时的祝福与信任。"南枝黄叶稀"则以自然景象作为隐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可能寓指对友人旅途中的平安与归来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回归与离别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蕴含了对友谊的深深祝福与不舍。

《送处士归州,因寄林山人》古诗词赏析:

刘长卿的这首诗《送处士归州,因寄林山人》,是一首描绘送别之情的佳作。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示了送别时的场景,也隐含了对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描景与情感融合**:“天书万里至,旌旆上江飞”,开篇便以“天书万里至”象征处士归程的庄重与重要,同时“旌旆上江飞”描绘出送别场景的壮观与动感。这种壮丽的景象,既是现实场景的描绘,也隐含了对处士即将离开的不舍与庄重之情。

2. **渐进式的场景转换**:“日向鄱阳近,应看吴岫微”中,“日向鄱阳近”意味着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暗示了处士归程的逐渐接近,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期待与希望。“应看吴岫微”则预示着归途中的景色,含有对即将抵达之地的想象与向往。

3. **情感与自然的交融**:“暮帆何处落,潮水背人归”描绘了送别场景的余韵,暮色中的归舟,带着离别的悲凉与希望,潮水的“背人归”则似乎带有一种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类的情感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4. **结句的思考与领悟**:“风土无劳问,南枝黄叶稀”收尾于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面对风土人情,诗人选择“无劳问”,体现了对处士性格的了解与信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南枝黄叶稀”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幻,引发读者对时间与变化的思考。

综上所述,刘长卿的这首诗以送别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观的描绘、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一幅送别图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刘长卿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