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 shǐ è zhōu , cì xiàn yáng guǎn huái jiù jū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líng yáng bù kě jiàn dú wǎng fù rú hé |
陵阳不可见 独往复如何 |
jiù yì yún shān lǐ piān zhōu lái qù guò |
旧邑云山里 扁舟来去过 |
niǎo shēng chūn gǔ jìng cǎo sè tài hú duō |
鸟声春谷静 草色太湖多 |
tǎng sù jīng xī yè xiāng sī yú zhě gē |
傥宿荆溪夜 相思渔者歌 |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古诗词释义:
刘长卿的这首诗《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描绘了诗人离开故乡陵阳,前往鄂州时,经过岘阳馆,心中对旧居的深深怀念之情。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陵阳不可见, 独往复如何?"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离开自己怀念的陵阳故乡,独自前往鄂州,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的疑虑和不安。
2."旧邑云山里, 扁舟来去过" 描述了诗人曾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故里,乘坐着小船前来拜访,充满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3."鸟声春谷静, 草色太湖多"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所见到的美丽风景,春天山谷的鸟鸣声清晰可闻,太湖岸边绿草如茵,生机勃勃。
4."傥宿荆溪夜, 相思渔者歌" 诗人设想自己在荆溪度过一个夜晚,可能会听到渔夫们歌唱的相思之情,这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色描写,更蕴含着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旧日生活的回忆。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深深的乡愁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古诗词赏析: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开熟悉的故乡、前往鄂州赴任时,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充满了情感的细腻和深沉。
首句“陵阳不可见, 独往复如何”表达了诗人离开陵阳故乡后的孤独感,以及对未来旅程的犹豫与彷徨。陵阳作为一个代表,象征着诗人熟悉的生活环境和过往的回忆,而“独往复如何”则展示了诗人面对未知的旅程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的“旧邑云山里, 扁舟来去过”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回忆,云山之中是他与故乡的连接,扁舟代表了他曾经的过往生活。通过这样的场景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留恋与不舍。
“鸟声春谷静, 草色太湖多”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春日山谷中鸟鸣悠扬,太湖边绿草如茵,这样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的“傥宿荆溪夜, 相思渔者歌”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荆溪之夜,与渔者的歌谣相映,预示着即便在新环境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与过去生活相连接的方式。这样的设想,既展现了诗人对于未知生活的乐观态度,也暗示了他希望在新环境中能够找到一种与故乡相类似的生活状态。
综上所述,刘长卿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离别故乡的不舍、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