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iāng zhōng jì xíng shí shǒu 。 bān zhú yán

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

作者:刘长卿 
huāng cí gǔ mù àn     jì jì cǐ jiāng fén
荒祠古木暗   寂寂此江濆
wèi zuò xiāng nán yǔ     zhī wèi hé chù yún
未作湘南雨   知为何处云
tái hén duàn zhū lǚ     cǎo sè dài luó qún
苔痕断珠履   草色带罗裙
mò chàng yíng xiān qū     kōng shān bù kě wén
莫唱迎仙曲   空山不可闻

《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古诗词释义:

《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斑竹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下面是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首句“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描绘了一幅荒凉古祠与幽暗古木环绕江边的画面,烘托出一种静谧、凄凉的氛围,营造了诗歌的意境。荒祠意味着祠堂荒废已久,古木则象征着历史的久远与自然的永恒,两者结合,使得环境显得既古老又荒凉。

接下来的“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两句运用了对比与疑问,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片地方的过去和现在状态的思考。这里的“湘南雨”指的是传说中的湘水女神所引起的雨水,隐含着对于古代神灵信仰的追忆,而“为何处云”则是对这片地方当前状态的一种迷茫与追问,表达了一种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当下现实的困惑。

“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两句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斑竹岩的自然风光。其中,“苔痕断珠履”描绘了斑竹岩上青苔覆盖的岩石,仿佛断开的珠履,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独特之美,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草色带罗裙”则是将草色比作女子的罗裙,用以表达对环境的女性化感受,同时也暗示了女子的形象在历史上可能留下的痕迹。

最后,“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闻”两句表达了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感伤与反思。诗人仿佛在说,那些关于仙人的歌谣和故事,或许曾经在这片空旷的山中回荡,但如今却无人唱起,也没有人能够听到。这不仅是对过去文化记忆的怀念,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古诗词赏析:

刘长卿的《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这首诗以描绘斑竹岩的景象和情感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眷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以下是对此诗的赏析:

1. **环境的描绘**:“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描绘了斑竹岩周围荒凉而又古老的环境。荒祠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古木和暗夜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江边的寂寂,更添了几分孤寂与幽静,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2. **自然与人的情感**:“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这两句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融合。湘南雨可能象征着家乡的回忆,而不知何处的云则比喻了漂泊不定的远方。这里,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元素抒发了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漂泊的感慨。

3.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这两句通过苔痕和草色这两个细节,既隐喻了时间的流逝(苔痕暗示着历史的沉淀,草色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也联想到古人的足迹与故事。珠履与罗裙的描绘则增加了诗中人物的想象空间,仿佛是历史人物的余音,让读者感受到斑竹岩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故事的场所。

4. **结尾的深思**:“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闻”通过“迎仙曲”这一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思考。空山意味着寂静与孤独,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层思考。这里的“不可闻”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不能听见,更是指精神上的共鸣无法实现,或者生命的某些美好与奥秘只能在心灵深处体会,难以通过外在形式传达。

整首诗通过描绘斑竹岩的自然景观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生命、自然与历史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悟。刘长卿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历史记忆与自然景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富含哲思与诗意的作品。

刘长卿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