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u zhū gōng sù jìng shuǐ zhái
酬诸公宿镜水宅
xiǎo lǐng lù nán jìn xiān láng cǐ xī guò |
小岭路难近 仙郎此夕过 |
tán kōng guān yuè dìng jiàn jìng jiàn yún duō |
潭空观月定 涧静见云多 |
zhú cuì yān shēn suǒ sōng shēng yǔ diǎn hé |
竹翠烟深锁 松声雨点和 |
wàn yuán jù bù yǒu duì jìng zì chuí luó |
万缘俱不有 对境自垂萝 |
《酬诸公宿镜水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酬诸公宿镜水宅》是唐代诗人严维所作,全诗借景抒情,描绘了夜宿镜水之畔的景色以及作者内心的感触。我将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小岭路难近,仙郎此夕过**
在这句诗中,诗人提到了山岭中的小路并不容易接近,今天晚上有一位“仙郎”(这里可能是指远方的客人或者诗人对友人的尊称)来到了这里。这一句描绘了镜水宅的偏远和今晚有贵客来访的特殊情境。
**潭空观月定,涧静见云多**
“潭空观月定”描绘了水潭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澈,月色倒映在水面上,仿佛可以静观月的轮廓。“涧静见云多”则是指山涧因为安静,更加容易见到飘浮的云朵。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突出了夜晚的宁静和清幽。
**竹翠烟深锁,松声雨点和**
“竹翠烟深锁”描述了竹林在烟雾的包围下显得深邃而幽静,翠绿的竹叶与缭绕的烟雾形成了和谐的画面。“松声雨点和”则描绘了雨点与松树的声响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万缘俱不有,对境自垂萝**
“万缘俱不有”是说诗人内心平静,世间的纷扰和杂念都已不存在,只有此刻的宁静与自我。“对境自垂萝”则是诗人对着眼前的景物感到内心的平静,仿佛自然的垂萝(一种植物)与诗人的心境产生了共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感悟和内心的自我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酬诸公宿镜水宅》古诗词赏析:
《酬诸公宿镜水宅》是唐代诗人严维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五言排律。诗中描绘了镜水宅附近山岭、潭水、竹林、松声等自然景观,结合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画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两句“小岭路难近,仙郎此夕过”**,首先描述了小路蜿蜒难行,但仙郎(一种对文人或高士的尊称)却在这样一个夜晚特意来访。这样的开场设置了一个高雅的访客场景,预示着接下来将会有一番宁静雅致的交流。
2. **“潭空观月定,涧静见云多”**,这两句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潭水的空灵与月光的静谧,以及山涧的宁静与云彩的繁多。潭水与月光的结合,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夜色的深沉与纯净。
3. **“竹翠烟深锁,松声雨点和”**,竹林在烟雾中显得更加翠绿,而松树的低语与雨滴的轻轻敲击,共同构成了自然界的和谐乐章。这一联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风声、雨声与竹林的轻响,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力。
4. **“万缘俱不有,对境自垂萝”**,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内心状态。在这样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所有的杂念都仿佛消失无踪,只余下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与内心的平静。垂萝(一种藤本植物),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述,也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内在精神的升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在繁杂的尘世中,诗人通过自然的宁静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越,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