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xuē shàng shū rù shǔ
送薛尚书入蜀
xìng miǎn dī tóu xiàng fǔ zhōng guì jiāng lí huò yǔ jūn tóng |
幸免低头向府中 贵将藜藿与君同 |
yáng yàn jiào shuāng lái zhěn shàng hán shān yìng yuè zài hú zhōng |
阳雁叫霜来枕上 寒山映月在湖中 |
shī shū hé dé míng fū zǐ cǎo mù tuī nián zhǎng shù gōng |
诗书何德名夫子 草木推年长数公 |
wén dào hàn jiā piān shàng shǎo cǐ shēn nà cǐ fǎng zhī wēng |
闻道汉家偏尚少 此身那此访芝翁 |
《送薛尚书入蜀》古诗词释义:
作者严维的这首诗《送薛尚书入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对薛尚书的尊敬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蜀地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首联:幸免低头向府中, 贵将藜藿与君同**
首联开篇,通过“幸免低头”表达对薛尚书高尚品格的赞赏,意思是薛尚书是值得尊敬的贵人,即使身处高位,也不会因为地位而对他人低头,展现出其谦逊与高尚的品质。接着“贵将藜藿与君同”表达了薛尚书即使在高位也不忘与平民百姓平等相待,展现出其宽广的胸怀与亲民的态度。
**颔联:阳雁叫霜来枕上, 寒山映月在湖中**
颔联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营造氛围,通过“阳雁叫霜”描绘出清晨时分雁群在寒冷的霜天中飞行的景象,使画面富有动态和生机。这里“叫霜”二字,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严寒,也暗示了雁群在艰难环境中寻找归宿的艰辛,同时也寓意着薛尚书即使身处高位,也不会忘记艰难困苦之时的坚韧和勇气。接着“寒山映月在湖中”描绘了一幅夜湖边,寒山倒映在湖面的美景,营造出宁静、深邃的氛围,暗示着对薛尚书品格与成就的尊敬与赞美。
**颈联:诗书何德名夫子, 草木推年长数公**
颈联运用了反问句和对仗的手法,通过“诗书何德名夫子”表达对薛尚书学问与品德的高度赞扬,即薛尚书如同夫子一般,不仅有丰富的学识,更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值得人们尊敬。接着“草木推年长数公”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以草木推崇薛尚书为年长的领导者,比喻人们尊敬薛尚书如同尊重年长的领导者一般,表达了对薛尚书德高望重、深受尊敬的地位和影响力的高度评价。
**尾联:闻道汉家偏尚少, 此身那此访芝翁**
尾联是全诗情感的深化与升华。首句“闻道汉家偏尚少”引出对薛尚书独特才华和智慧的赞赏,暗示薛尚书在汉家(这里可能暗指当时的朝廷或国家)具有突出的贡献和地位,国家特别重视他的存在。尾句“此身那此访芝翁”表达了对薛尚书的不舍和祝福,意味着薛尚书将离开,作者感慨万千,不愿与之分别。此处“访芝翁”可能象征着寻找智慧与指导,表达对薛尚书前程的祝福,希望他能如芝翁般睿智、聪慧,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智慧的指引和支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薛尚书品格、成就的高度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薛尚书的敬佩与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薛尚书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送薛尚书入蜀》古诗词赏析:
《送薛尚书入蜀》是唐代诗人严维所作的一首送别诗,通过对薛尚书入蜀这一事件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流露出对他的深切关怀与期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联:“幸免低头向府中, 贵将藜藿与君同。”
首联描绘了薛尚书的高风亮节,即便身处高位,却不失谦逊,不以权势自傲,与简朴的生活方式同行。这里,“低头向府中”既可理解为身处高位者的谦逊姿态,也可看作是对世俗名利的摒弃,与“贵将藜藿与君同”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薛尚书人格的高洁与追求。
### 颔联:“阳雁叫霜来枕上, 寒山映月在湖中。”
颔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诗境的静谧与宁静。阳雁的鸣叫声在寒冷的霜夜中传来,寒山映照着湖水,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又壮丽的景象。这种自然美的描绘,不仅衬托了薛尚书入蜀时的宁静心境,也隐喻了他即将面对的旅程中可能的孤独与挑战。
### 颈联:“诗书何德名夫子, 草木推年长数公。”
颈联赞美了薛尚书的学问与品德。诗书被视为品德和学问的象征,“何德名夫子”表达了他的知识渊博与道德高尚。而“草木推年长数公”则通过自然界的生命力来赞颂其寿比南山、声望显赫。这两句是对他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的正面肯定。
### 尾联:“闻道汉家偏尚少, 此身那此访芝翁。”
尾联中,“汉家”泛指朝廷或国家,“芝翁”可能是对薛尚书的尊称或隐喻,暗示其如同芝草般珍贵。此句表达了对薛尚书才能与品德的敬仰,同时也含有对国家对人才重视的期待。通过“闻道”与“那此”两个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询问与期待的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薛尚书个人品质、入蜀旅程的描绘,以及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深远的寓意,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洞察,是严维诗歌中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