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īng xī guǎn chéng qiū yì xīng

荆溪馆呈丘义兴

作者:严维 
yóu dào lóu lán shí wàn shī     shū shēng pǐ mǎ qù hé zhī
犹道楼兰十万师   书生匹马去何之
lín qí wèi duàn guī jiā mù     wàng yuè kōng yín chū sài shī
临岐未断归家目   望月空吟出塞诗
cháng yù jī áng lùn shàng cè     bù yīng qiáo cuì lǎo míng shí
常欲激昂论上策   不应憔悴老明时
yáo zhī dào rì féng hán shí     cǎi bǐ zhǎng jū huì jìn cí
遥知到日逢寒食   彩笔长裾会晋祠

《荆溪馆呈丘义兴》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荆溪馆呈丘义兴》是唐代诗人严维的作品,全诗共有四句,描绘了一位书生的内心世界和远行的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国家和时事的关怀。下面逐段解释每一句的意思:

1. **犹道楼兰十万师, 书生匹马去何之?**
这句诗中的“楼兰”指代边疆的遥远之地,“十万师”形容军力的强大。这里借用了“楼兰”这一历史典故,暗示作者正在谈论或即将面对边疆的危机。而“书生匹马去何之?”则表达了诗人自己作为一个书生,独自骑马前往未知之地,去寻求解决边疆问题的办法或承担起保家卫国的使命。这反映出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临岐未断归家目, 望月空吟出塞诗。**
“岐”在这里是指岔路,“临岐未断归家目”意为在即将踏上征程的岔路口,诗人的眼中依旧充满对家的眷恋和不舍。接下来的“望月空吟出塞诗”,意味着在月夜,诗人只能对着明月吟诵起表达离别和思念的边塞诗歌,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在离家远行时内心复杂的感情。

3. **常欲激昂论上策, 不应憔悴老明时。**
“激昂”在这里形容诗人充满激情地讨论解决国家问题的策略,“上策”指最好的策略或方法。“不应憔悴老明时”则表达了诗人不希望在最美的时代里变得疲惫、衰弱或丧失希望,希望能在最好的时光里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4. **遥知到日逢寒食, 彩笔长裾会晋祠。**
“寒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节前一两日,有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习俗。这句话表达诗人设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到达目的地时,正好是寒食节,可以借此机会在晋祠(古代祭祀祖先或历史人物的地方)与朋友相聚,以彩笔书写,长裾(长袍)代表文人雅士的装束,预示着诗人在未来的某日不仅会有所成就,还能在文化、艺术的氛围中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喜悦。

整首诗以一位书生的口吻,展现了他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既有对家国的深沉情感,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最后以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收尾,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荆溪馆呈丘义兴》古诗词赏析:

《荆溪馆呈丘义兴》是唐代诗人严维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以及理想抱负的描绘,反映了深沉的家国情怀与人生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犹道楼兰十万师,书生匹马去何之”,开篇以古代边塞战争为背景,借楼兰十万师的历史典故,将自己比作孤身一人的书生,出征遥远的未知之地。这种设定凸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壮志未酬的悲凉情绪。

接着,诗人写道“临岐未断归家目,望月空吟出塞诗”,描绘了在分别之际,诗人仍然牵挂着家乡,望月时回忆起出征前的出塞诗,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征战生活的复杂心情。这种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常欲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老明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坚持。他渴望为国家出谋划策,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又担忧在明时(比喻太平盛世)老去,未能实现抱负的无奈与忧虑。

最后,“遥知到日逢寒食,彩笔长裾会晋祠”则是对未来的设想。在寒食节这一天,诗人设想自己能够回到家乡,与亲友相聚,用彩笔在晋祠(晋祠是古代祭祀文人的祠庙,这里借指家乡的文化活动场所)共同庆祝,表达了对家乡文化的眷恋和对和平生活、文人相聚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家庭、个人理想的深切思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中,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严维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