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pó yáng dà yún sì yī gōng fáng

鄱阳大云寺一公房

作者:顾况 
jiǒng bù yóu sān dòng     qīng xīn lǐ qī zhēn
迥步游三洞   清心礼七真
fēi fú chāo yǔ yì     fén huǒ jiào xīng chén
飞符超羽翼   焚火醮星辰
cán yào zhān jī quǎn     líng xiāng chū fèng lín
残药沾鸡犬   灵香出凤麟
hú zhōng wú zhǎi chù     yuàn dé yī róng shēn
壶中无窄处   愿得一容身

《鄱阳大云寺一公房》古诗词释义:

顾况的《鄱阳大云寺一公房》是一首描绘道士修行生活的诗。通过对修行环境和仪式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道士清心寡欲、追求精神超脱的景仰。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这句话描述了道士在深山幽静的环境中,脚步轻盈地游历着三座神秘的洞穴,心中保持着清明,向七位真仙进行礼拜。这里的“三洞”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而“七真”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七位仙人,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智慧和道德典范。

2. **飞符超羽翼,焚火醮星辰**:这句话描绘了道士在仪式中使用神符(可以是巫术或道教法术的符号),这些法术能够超越常人,甚至突破了飞翔的能力。他们还在夜晚焚烧香火,以特定的仪式(醮,一种道教仪式)向星辰祈求神灵的指引和保佑。

3. **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这句话展示了道士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和谐。他们可能会在仪式结束后,将剩余的药渣或灵药沾洒在鸡犬身上,认为这些动物也能沾染到灵性的力量。同时,他们制造出的香料,其香气可能被认为能吸引或召唤出灵异的动物,如凤凰和麒麟。

4. **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在这个“壶中世界”中,没有丝毫的限制或狭隘,代表了对自由、纯净精神世界的向往。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有一席之地,融入这种超越物质的修行生活中,体验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道士们在追求精神境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鄱阳大云寺一公房》古诗词赏析:

顾况的这首诗《鄱阳大云寺一公房》通过对大云寺内一公房的描写,展现了浓厚的佛教氛围与神秘的修炼场景,充满了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首句“迥步游三洞”描绘了在大云寺中悠然漫步,穿越于三洞之间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寺庙环境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接下来“清心礼七真”则更进一步,揭示了作者通过清净心灵的修炼,向七真(通常指七位佛教的尊者或仙人)致敬,暗示了对更高层次精神世界的向往。

2. **飞符超羽翼,焚火醮星辰**: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述了使用飞符(一种传统道教法器,用于召唤神灵或超度亡魂)超越凡俗,焚火祭祀星辰,表达了作者在精神层面追求超越世俗、与神灵沟通的愿望。这一场景既有道教的元素,也融入了佛教的修行理念,展现了作者对多重信仰融合的探索。

3. **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此句通过“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圣与神秘氛围。鸡犬在古代文化中常与神仙相联系,此处可能象征着通过修行能够获得庇护和力量。灵香之气仿佛从凤麟(凤凰与麒麟,均为吉祥的象征)中飘出,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神圣性,同时也蕴含着对智慧与灵性的追求。

4. **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最后一句“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将主题升华,运用“壶中世界”的典故(源于《西游记》中的东海龙宫之镜),表达作者渴望完全融入修行的世界中,寻求心灵的安顿与最终的解脱。这句话既是对大云寺神秘氛围的向往,也是对精神修炼至高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展现了顾况对佛教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浓厚兴趣和追求。诗中不仅蕴含了佛教的修炼理念,还融合了道教的元素,展现了作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精神探索。

顾况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