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yǒu shī yì nán guī

送友失意南归

作者:顾况 
jǐn rì péi yóu chù     xié yáng zhú yuàn qīng
尽日陪游处   斜阳竹院清
dìng zhōng guān yǒu lòu     yán wài zhèng wú shēng
定中观有漏   言外证无生
sè jiè liáo chuán fǎ     kōng mén bù yòng qíng
色界聊传法   空门不用情
yù zhī xiāng qù jìn     zhōng gǔ liǎng wén shēng
欲知相去近   钟鼓两闻声

《送友失意南归》古诗词释义:

顾况的《送友失意南归》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送别诗,通过对朋友失意南归途中所见所感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和祝福,同时也融入了诗人自己的人生哲学与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各句的逐段解释:

1. **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整日陪伴朋友游历,日落时分,竹林小院一片清静。这句通过描述朋友和诗人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随后时光渐晚、环境变得清幽的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宁静和略带伤感的基调。

2. **定中观有漏,言外证无生**:在内心的平静之中,他观察到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局限性和短暂性(有漏)。在谈话之外,他能证悟到生命的真实本质是无常和无我的(无生)。这句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本质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内在的平静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3. **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在色界(指有形的世界)里,他愿意传播佛法,但内心却保持空寂,不用情感去干扰内心的平静。这句表明了诗人和朋友在追求精神解脱和内在平静的道路上的坚定,即使面对世界的诱惑和情感的纠葛,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超脱。

4. **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如果想知道彼此间的距离近或远,只需要听闻钟声和鼓声即可。这句使用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心灵上的距离,即心灵之间的连接和理解,即使身在异地,通过精神的交流和共鸣,心灵的距离可以缩短。同时,钟鼓声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同阶段,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无论身处何方,内心的声音和追求是相通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朋友失意南归的旅途场景,不仅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和祝福,也隐含了对人生、宇宙、自我认识等深刻哲理的探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素养和对生活深刻的理解。

《送友失意南归》古诗词赏析:

顾况的这首诗《送友失意南归》以一种深邃的禅意和对友情的珍视来抚慰失意友人的内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通过“尽日”和“斜阳”这样的时间与自然元素,营造了一种既漫长又宁静的氛围。两位朋友在竹院中度过了充实而宁静的一天,这不仅描绘出他们相伴的时光,也暗示了友情的深厚与珍贵。

2. **颔联“定中观有漏,言外证无生”**,借禅宗语境,表达了一种超然于世的态度。在“定”中观照世间万物的流转与变化,即“有漏”,而“无生”则是超越了生死的境界,意味着内心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超脱生死的宁静与觉醒。这是对友人失意归途中的内心指引,鼓励其超越个人的得失,寻得内心的平静与真我。

3. **颈联“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进一步深化了对禅宗智慧的描绘。在“色界”中以“法”传道,意味着通过观察和理解世间现象来达到智慧的提升,而不是执着于情感的波动。这里强调的是修行与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友人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要以“空门”(佛教中指修行的门径或方法)的态度来看待事物,不被情感所束缚,以更加开阔和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4. **尾联“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以简练的语言收尾,表达了对于友情和人生距离的深入思考。虽然朋友即将离别,但心中的情谊如同共闻的钟鼓声,即便相隔遥远,那份深厚的情感仍能穿越时空,持续共鸣。这里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旅途中的相知与共的深沉感慨。

整首诗通过禅意的表达,既是对友人失意归途的慰藉,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禅学、友情与人生的深刻洞察,既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传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禅宗智慧。

顾况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