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guī
南归
yī huī jīng luò chén wán pú bàn guī rén |
衣挥京洛尘 完璞伴归人 |
gù guó qīng shān biàn cāng jiāng bái fà xīn |
故国青山遍 沧江白发新 |
lín huāng shōu jiǔ màn wū gǔ bù tái yīn |
邻荒收酒幔 屋古布苔茵 |
bù yòng tōng míng xìng yú qiáo gòng zhǔ bīn |
不用通名姓 渔樵共主宾 |
《南归》古诗词释义:
### 诗词解释:
#### 作者:顾况
#### 标题:南归
#### 第一段:
“衣挥京洛尘, 完璞伴归人”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离开繁华的京洛(即现在的北京和洛阳,古代的都城)时的情景,仿佛衣袖挥动,带走了尘世的纷扰,与那些带着璞玉归乡的人相伴。这里的“完璞”既可能是比喻在繁华都市中身世浮沉之后的回归,也可能是真的指携带着玉石的人。
#### 第二段:
“故国青山遍, 沧江白发新”
- 描述了诗人返回故乡所看到的景象,故国的青山连绵不绝,而流水的沧江畔,诗人已有了新添的白发。这里的“故国青山”代表了对家乡的怀念,“沧江白发”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老去。
#### 第三段:
“邻荒收酒幔, 屋古布苔茵”
- “邻荒”可能指的是邻居荒废的景象,而“收酒幔”则可能是指诗人归来后,收到了用于酿酒的器具或者与酒有关的物品,也可能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旧。后一句“屋古布苔茵”则描绘了诗人居住的房屋因年代久远而长满了青苔的场景,突出了环境的自然和古朴。
#### 第四段:
“不用通名姓, 渔樵共主宾”
- 这两句是诗人描绘了回归故里后与邻居或乡亲交往的场景,无需介绍身份,大家就像是共同的主人和宾客。这反映了诗人与乡亲们之间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在自然和乡村生活中的自在与悠闲。
综上所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开繁华都市,返回故乡的感慨,以及在回归后的田园生活的自在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乡土的深深眷恋。
《南归》古诗词赏析:
顾况的《南归》这首诗,以诗人归乡的情感为线索,描绘了其归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情感波澜。诗中的景物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之美,也映射了诗人的个人感受和人生哲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衣挥京洛尘**:开篇便以“京洛尘”点明诗人的身份和经历。这里的“京洛”泛指京城,古代的洛阳和长安,常被用以代指繁华的都市生活。诗人的“衣挥”动作,形象地描绘了他告别繁华都市、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
2. **完璞伴归人**:在这句中,“完璞”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或其追求的自然本真。诗人选择与“完璞”相伴,体现了他对自然原始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纯净和自我回归的过程。
3. **故国青山遍**:通过“青山遍”描绘了诗人所归故乡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和宁静的山水画卷。这里“故国”的概念不仅仅指代具体的地理位置,更包含了诗人对家乡、对过去生活的深深眷恋。
4. **沧江白发新**:这句将自然景物(沧江)与诗人自己的变化(白发)巧妙结合,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江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白发新”则展示了诗人随着岁月增长而带来的变化,既有岁月的痕迹,也有对生命新阶段的接纳。
5. **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这两句描绘了归途中的自然景象,邻家荒凉的酒幔和古屋上布满的青苔,营造了一种静谧、古朴的氛围。这些细节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往和未来思考的隐喻。
6. **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最后一句以渔樵共主宾的形式,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在渔樵的生活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不再强调社会地位和名利,而是与自然和周边的平凡人物共享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顾况的《南归》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从繁华都市回归自然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生活和平凡之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