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píng zhōu sòng kè
白苹洲送客
yù dì jū jīn què líng shān jǐ chù cháo |
玉帝居金阙 灵山几处朝 |
jiǎn shū yóu yǒu wèi shén lǐ jù néng chāo |
简书犹有畏 神理讵能超 |
hè miào xīn jiā jìn lóng mén jiù guó yáo |
鹤庙新家近 龙门旧国遥 |
lí huái jié bù duàn yù dòng yī chuī xiāo |
离怀结不断 玉洞一吹箫 |
《白苹洲送客》古诗词释义:
顾况的《白苹洲送客》这首诗,在情感上表达了一位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同时在内容上涉及到了对道教、仙界的想象和向往。下面逐段解释:
**首联:玉帝居金阙,灵山几处朝**
玉帝:神话传说中的天界之主,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神明的地位。金阙:指神话中的神宫或天宫,用以形容玉帝的居所。
灵山:通常指佛教圣地五台山,这里象征着道教或佛教的圣洁之地。这句话意在描述玉帝的居所位于金碧辉煌的神宫之中,而这些神圣的山岳也是神明们朝拜的地方。
**颔联:简书犹有畏,神理讵能超**
简书:古代书写用的竹简,这里代指朝廷的诏令或神界的规矩。犹有畏:仍然有所畏惧,意味着神界或权力的规则仍然具有影响力,不可轻易超越。
神理:指神的法则或道理,即神明治理世界的原则。讵能超:岂能超越,表明即使是神理也难以超越或违反。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在权力与神理面前的敬畏和对规则的遵循,同时也暗示了送别之人对友人前往的未知旅程中可能面临的规矩和挑战。
**颈联: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
鹤庙:可能指某种特定的庙宇,名称上带有“鹤”,通常与仙鹤、长寿、道教相关联。新家近:意味着友人即将到达的新住所或新环境距离并不遥远,给人以慰藉和希望。
龙门:此处可能暗指道教中的仙境或与神仙有关的地方。旧国遥:表示友人的出发地或过往生活的地方相隔遥远,充满了回忆和不舍。
这两句诗表达了友人前往新环境的临近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新旧之间的距离感。
**尾联:离怀结不断,玉洞一吹箫**
离怀:离别的愁绪,指友人即将分离时的情感。结不断:愁绪如同不断线的细丝,形象地描绘了别离的伤感。
玉洞:可能指的是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洞府或仙境。一吹箫:指朋友可能吹起洞箫,这是一种表达哀愁或思念的传统乐器。整句话表达了友人离去后诗人对离愁的难以忘怀,以及通过音乐来寄托思念之情。
整体上,《白苹洲送客》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蕴含着对友人未来的关切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道教仙界的向往,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白苹洲送客》古诗词赏析:
顾况的《白苹洲送客》是一首充满了深远意境的送别诗。此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深情告白,更是对自然、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寓意**:“玉帝居金阙,灵山几处朝”,开篇即以神话般的想象展开,将人间的送别情感与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象相融合,暗含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与对生命旅程的遐想。
2. **情感与哲理的交织**:“简书犹有畏,神理讵能超”,这两句一方面表达了对友人智慧与勇气的钦佩,即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挑战,仍有畏惧之心;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对超越自然法则(神理)的思考,引出对命运、人生价值的深层次探索。
3. **空间与时间的对比**:“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通过“近”与“遥”的对比,不仅描绘了空间上的距离感,也隐含了时间上的远近感。新家与旧国的对比,既是友情与离别的具体场景,也象征着人生的起点与终点,生命的流转与变化。
4. **离别的情感**:“离怀结不断,玉洞一吹箫”,“离怀”直抒离别之情,情感深沉而复杂。而“玉洞一吹箫”则借助音乐之美,试图在离别之际,为友人带来一丝慰藉,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长存的期待。
5. **结语的余韵**:“玉洞一吹箫”,以箫声结尾,给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和深远的意境,暗示着即使离别,但友情和美好的回忆将会永远伴随着对方,如同洞箫的悠扬旋律,回响在岁月的长河中。
顾况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送别的情感,更蕴含了对人生、自然、情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空间、时间、情感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哲理的诗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