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shǐ jūn
送使君
pó yáng zhōng jiǔ dì chǔ lǎo dú xǐng nián |
鄱阳中酒地 楚老独醒年 |
fāng guì jūn yīng zhé shěn huī wǒ bù rán |
芳桂君应折 沈灰我不然 |
luò qiáo fú nì shuǐ guān shù jiē fēi yān |
洛桥浮逆水 关树接非烟 |
wéi yǒu cán shēng mèng yóu néng dào rì biān |
唯有残生梦 犹能到日边 |
《送使君》古诗词释义:
这首《送使君》是唐代诗人顾况为一位即将出使的官员所作的送别诗。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对仕途的感慨。下面逐句解释诗句意思:
1. **鄱阳中酒地,楚老独醒年**:
- **鄱阳**:这里指的是鄱阳湖,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地点,诗人以此点出使君即将前往的地方。
- **中酒地**:意为酒意正浓的地方,这里借指鄱阳,暗示出使君即将前往的是一片充满挑战和艰难的地方。
- **楚老**:楚国的老人,这里可能是诗人自喻,或指前人,暗含历史的沧桑感。
- **独醒年**:独自保持清醒的年岁,象征在复杂世事中保持独立思考和坚持原则的态度。诗人在这里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虽身在红尘,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清醒。
2. **芳桂君应折,沈灰我不然**:
- **芳桂**:桂花的香气,这里比喻美德或成就。诗人暗示出使君应当有所作为,如同折取桂花一样,收获荣誉与成就。
- **沈灰**:熄灭的灰烬,比喻过去的事物或经历,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某些过往经历或理想。
- **我不然**:与“君应折”形成对比,诗人表示自己不能像出使君一样取得成就,可能意味着对仕途的感慨或自谦。
3. **洛桥浮逆水,关树接非烟**:
- **洛桥**:洛阳的桥,古代中国的重要交通要道。此处暗指出使的艰难旅程,以及将要面对的重重困难。
- **浮逆水**:逆流而上,比喻旅程的艰难和挑战。
- **关树接非烟**:关外的树木连着非烟(烟气弥漫的景象),象征出使途中所经历的艰苦环境和未知的危险。
4. **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
- **残生梦**:即将逝去的生命中的梦想,表达了诗人对出使君此行的祝福,希望其能够实现心中的理想和抱负。
- **到日边**:日边象征着权力、成功或者光明的未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出使君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取得成功,达到人生的巅峰。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出使君的关切和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仕途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送使君》古诗词赏析:
《送使君》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一首送别诗,通过对使君即将远行的场景和感慨,表达出深沉的友情和对使君的祝福。全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对比、景物描写以及寓意的运用,展现了诗人的思绪与对未来的期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标题解读**:“送使君”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是为某位使君送行。在古代,使君通常指的是出使他国或地方的官员,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一位友人即将前往远方执行公务或旅行。
2. **首联“鄱阳中酒地, 楚老独醒年”**:诗人以鄱阳湖为背景,将使君比作鄱阳的酒,用酒的“中”形容使君被贬谪或处于困境之中,而“楚老”则是孤老之意,以“独醒年”来形容使君在困境中保持清醒和独立。这里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使君处境的同情和对他在逆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敬佩。
3. **颔联“芳桂君应折, 沈灰我不然”**:这一联中,“芳桂”象征着高洁和美德,“折”意味着采摘,诗人希望使君能够像采摘桂树那样,带走美德和力量,而“沈灰”则是指燃烧后的灰烬,暗喻诗人的内心状态,表现出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无法改变现实的悲伤。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使君的期望和自我反思。
4. **颈联“洛桥浮逆水, 关树接非烟”**:洛桥指的是洛阳桥,逆水则意味着水流的反方向,与使君逆向而行相呼应。关树接非烟,暗示了前方的行程充满未知和困难,也可能是对使君旅途中的美好愿景。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寓意使君前路漫漫,充满了挑战。
5. **尾联“唯有残生梦, 犹能到日边”**: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使君旅途的祝福和鼓励。残生梦意味着使君的旅途可能是短暂而充满希望的,能够让他接近目标或理想。用“日边”来形容遥远或理想境界,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最后一句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使君旅途的祝福,以及对友情和梦想的深深寄望。
综上所述,《送使君》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象征手法和景物描写,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祝福,以及在逆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赞美。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