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xú shì láng mù zuò
经徐侍郎墓作
jiù guǎn jué féng yíng xīn shī hé chǔ chéng |
旧馆绝逢迎 新诗何处呈 |
kōng liú fēng shàn cǎo yǐ zuò dài zōng xíng |
空留封禅草 已作岱宗行 |
liǔ dù fēng chuī xī jiē bēng xuě rào píng |
柳蠹风吹析 阶崩雪绕平 |
wú yīn zhòng lái cǐ shèng kū liǎng sān shēng |
无因重来此 剩哭两三声 |
《经徐侍郎墓作》古诗词释义:
顾况的这首《经徐侍郎墓作》是一首哀悼诗,通过描述对已故徐侍郎墓地的访问,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切哀思。以下是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1. **旧馆绝逢迎** -"旧馆"指的是已故友人的故居或墓地,"绝逢迎"意为他人的访问已经绝迹,表达了墓地的荒凉和冷清。
2. **新诗何处呈** -"新诗"指的是新作的诗歌,"何处呈"即如何呈现或展示,此处表达的是对于新诗作品的无处可寄,暗示诗人自己或其他人的创作已经无法与已故友人分享。
3. **空留封禅草**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天祭地的仪式,此处使用"封禅草"来比喻已故友人留下的诗文或遗作,意为这些作品如同草般平凡却弥足珍贵。
4. **已作岱宗行** -"岱宗"指的是泰山,中国的五岳之一,"已作岱宗行"即已前往泰山,这里比喻已故友人已经离开人世,进入永恒。
5. **柳蠹风吹析** -"柳蠹"意为柳树因虫害而枯死,"风吹析"则指风吹动着枯萎的柳树枝条。整句描绘了墓地周围的凄凉景象,仿佛在述说生命消逝的无奈。
6. **阶崩雪绕平** -"阶崩"指墓地台阶的破损,"雪绕平"则描绘雪覆盖着平坦的墓地,整个画面显得寂静、寒冷,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
7. **无因重来此** -"无因"意为无法、没有理由,"重来此"则是回到墓地,整句表达出诗人因友人离世而无法再有机会回到墓地的心情。
8. **剩哭两三声** -"剩"在这里是剩余、仅剩之意,"哭两三声"则描绘了诗人因友人逝世而留下的哀悼之哭,声音虽不多,却充满深情。
整首诗通过描述对友人墓地的访问,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哀思,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的荒凉与生命的无常。
《经徐侍郎墓作》古诗词赏析:
《经徐侍郎墓作》是唐代著名诗人顾况创作的一首哀悼诗,通过对已故徐侍郎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顾况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的墓地景象,将读者带入一种哀婉、缅怀的氛围之中。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情感深挚**:诗人在开篇就表达了对徐侍郎去世的哀痛之情,用“旧馆绝逢迎”一句,道出了友人离世后,再也无法相见的悲凉。这种深沉的哀悼之情贯穿整首诗,令人动容。
2. **哀景烘托**:顾况以“新诗何处呈”表达了对友人作品的怀念,但这种怀念只能化作心中的思绪,无法通过诗句传达给亡者。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墓地的凄凉景象,如“柳蠹风吹析,阶崩雪绕平”,这些景象既是对墓地环境的描述,也是对逝者命运的隐喻,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3. **寄托哀思**:“无因重来此,剩哭两三声”两句,将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推至高潮。它不仅是对友人离去的哀悼,也是对自己未来无法再与故友相聚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孤独感。
4. **文学手法**:这首诗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如象征、对比、细节描写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用“封禅草”与“岱宗行”等典故,既体现了对友人功业的肯定,也暗含了对逝者未竟事业的惋惜。
5. **艺术效果**:顾况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通过墓地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深情绵长的艺术效果,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哀悼之情和对逝者无尽的怀念。
总体来说,顾况的《经徐侍郎墓作》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悼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个人与逝者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也反映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