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n jū huái jiù
闲居怀旧
míng yàn liáo liáo běi xiàng pín lù bō hé chǔ shì tōng jīn |
鸣雁嘹嘹北向频 渌波何处是通津 |
fēng chén hǎi nèi lián shuāng bìn tì lèi tiān yá cǎn yī shēn |
风尘海内怜双鬓 涕泪天涯惨一身 |
gù lǐ yīn shū yīng wàng jué yì xiāng jǐng wù yòu gēng xīn |
故里音书应望绝 异乡景物又更新 |
biàn pāo yìn shòu cóng guī yǐn wú zhǔ xiāng chún màn tǔ chūn |
便抛印绶从归隐 吴渚香莼漫吐春 |
《闲居怀旧》古诗词释义:
顾况的这首诗《闲居怀旧》,通过对个人境遇与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处境的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
1. **鸣雁嘹嘹北向频, 渌波何处是通津**:
- **鸣雁嘹嘹北向频**:雁群高亢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向北方飞去。此处运用雁南飞的自然景象,象征着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仿佛那些美好的时光像雁群一样,渐行渐远,飞向了北方。
- **渌波何处是通津**:渌波是指清澈的水面,此处问哪里是通向过往生活的渡口或桥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追寻和回忆,以及对能回到过去时光的渴望。
2. **风尘海内怜双鬓, 涕泪天涯惨一身**:
- **风尘海内怜双鬓**:在四海之内,风尘仆仆的生活中,作者感叹自己的两鬓已经斑白。这里描述了作者在外漂泊已久,岁月的无情已经在他的双鬓上留下了痕迹,表达了岁月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 **涕泪天涯惨一身**:在遥远的天涯,他流下了痛苦的眼泪,整个身心都充满了悲惨。这一句更加强调了作者在广阔天地间的孤独和哀愁,以及对当下不幸处境的深感悲哀。
3. **故里音书应望绝, 异乡景物又更新**:
- **故里音书应望绝**:在遥远的故乡,应当已经音讯断绝,无人知晓他的现状。这一句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与外界联系的隔绝感,突出了诗人与外界的疏离。
- **异乡景物又更新**:在异乡,景色不断更替,时间在流逝。这一句暗示着外界不断在变化,而作者自己却滞留在异乡,表达了对时间和环境变化的敏感,以及对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感。
4. **便抛印绶从归隐, 吴渚香莼漫吐春**:
- **便抛印绶从归隐**:如果可以,宁愿抛下官场的职位和责任,回到故乡归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享受自由宁静的生活。
- **吴渚香莼漫吐春**:在吴地的水边,香莼生长着,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隐喻了诗人向往回归自然、过上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生活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闲居怀旧》古诗词赏析:
顾况的《闲居怀旧》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这首诗结构严谨,语言富有表现力,展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深邃思考。以下是对此诗的逐句赏析:
1. **鸣雁嘹嘹北向频, 渌波何处是通津,**
- 这两句描绘了北雁南飞的景象,用雁群的迁徙象征着诗人对旧时光的回忆和对自由、远方的向往。渌波(清澈的水面)则是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追求。通过雁群和水面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归隐生活的向往。
2. **风尘海内怜双鬓, 涕泪天涯惨一身,**
- “风尘海内”和“涕泪天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前者描述了诗人在广阔世界中的漂泊和艰难,后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辛酸。双鬓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涕泪则是对现状的无奈与痛苦的直接表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的无力感和内心的哀愁。
3. **故里音书应望绝, 异乡景物又更新,**
- 这两句中“故里音书应望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与故乡联系的断裂,反映了游子的孤独和对往日温馨回忆的怀念。而“异乡景物又更新”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变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断变化。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敏感与思考。
4. **便抛印绶从归隐, 吴渚香莼漫吐春**
- “抛印绶”象征着放弃官职、遁世归隐的决心。吴渚(吴地的水滨)和香莼(莼菜)是江南水乡的典型意象,春天的景象则代表着生机与希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寻找内心宁静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经历了一番人生的风雨之后,诗人希望能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综上所述,《闲居怀旧》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更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反映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