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è zhōng wàng xiān guān

夜中望仙观

作者:顾况 
táo huā lǐng shàng jué tiān dī     rén shàng qīng shān mǎ gé xī
桃花岭上觉天低   人上青山马隔溪
xíng dào sān gū xué xiān chù     hái rú liú ruǎn èr láng mí
行到三姑学仙处   还如刘阮二郎迷

《夜中望仙观》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宿仙观,远眺桃花岭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以下逐句解释其意思:

1. **桃花岭上觉天低**:在这首诗的起句中,“桃花岭”可能指的是满布桃花的山岭,暗示了一个美丽、宁静的自然环境。“觉天低”则可能意味着诗人站在高处,眼前的美景令他感到天地仿佛都低垂于眼前,有一种超脱世俗的空灵之感。

2. **人上青山马隔溪**:这里的“人上青山”描述了诗人自己以及跟随的人们登上了青翠的山峰。“马隔溪”可能是指山间流水或小溪,与之相对,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环境的清幽和登山时的动态感。这句通过“人”与“马”隔开的描述,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3. **行到三姑学仙处**:此句中的“三姑”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三位仙人或仙地的名称,这里的“学仙处”可以理解为修行或求道的场所。诗人到了这样一个地方,暗示了对神秘或超自然世界的探索和向往。

4. **还如刘阮二郎迷**:这里引用了古代的典故,刘阮二郎指的是汉代的刘晨、阮肇,他们到天台山采药时迷路,偶遇仙女,后人在讲述这一故事时,常以“刘阮天台”来形容仙境的美丽与神秘。诗人说“还如刘阮二郎迷”,是表达自己在仙观处的体验与两位古人相似,即对眼前的美景感到困惑、痴迷,仿佛迷失在了一个超脱现实的仙境中。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在仙观周围的自然景色和神秘氛围,传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展现了对于仙道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夜中望仙观》古诗词赏析:

顾况的这首《夜中望仙观》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富有想象的山中美景,通过对夜晚山中景象的描写,以及对传说中仙人生活场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仙道的追求。

首句“桃花岭上觉天低”,以“桃花岭”开篇,营造了一种春日里的生机勃勃景象,仿佛那桃花簇拥的山岭,让人感到大自然的温柔与力量。此时站在这样的山岭之上,仿佛感受到天空也显得低垂,这种视觉上的错觉,不仅仅是大自然美景的视觉效果,也暗示着诗人的心境,他仿佛融入了这美景之中,与自然合二为一,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宁静与自由。

第二句“人上青山马隔溪”,延续了前一句的美景描绘,形象地展示了人在青山之上的壮丽景象,同时“马隔溪”又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感,马儿或骑或行,或是望向远方的溪水,这种动态与静态的对比,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让人仿佛能听到马蹄的声音,感受到山间的宁静与生机。

“行到三姑学仙处,还如刘阮二郎迷”这两句则直接引入了仙道的元素。这里提到的“三姑”和“刘阮二郎”分别是古代传说中的两个与仙道相关的典故。三姑,指代的是三个仙女;刘阮二郎则是刘晨和阮肇的并称,他们是最早进天台山求仙的两个人物。诗人通过“还如刘阮二郎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在三姑学仙处时的恍惚与迷醉感,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之中,迷失在了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仙道世界里。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典故引用,不仅展现了山中美景的静谧与壮丽,更蕴含了诗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心灵净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与想象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

顾况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