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ú zhōng ( yī zuò dòng tíng qiū rì )

湖中(一作洞庭秋日)

作者:顾况 
niǎo tí huā fā liǔ hán yān     zhì què fēng guāng yì shào nián
鸟啼花发柳含烟   掷却风光忆少年
gèng shàng gāo lóu wàng jiāng shuǐ     gù xiāng hé chǔ yī guī chuán
更上高楼望江水   故乡何处一归船

《湖中(一作洞庭秋日)》古诗词释义:

顾况的《湖中(一作洞庭秋日)》这首诗,虽然题目提到的是"湖中"和"洞庭秋日",但从内容上来看,实际上描述的可能是一幅洞庭湖边的秋日景象,且带有深深的思乡之情。以下是逐句解释:

1. **鸟啼花发柳含烟**:这句话描绘了洞庭湖畔秋天的自然美景。鸟儿在鸣叫,花儿正在开放,柳树的枝条轻轻摇曳,似乎在吸取着湖面上的烟雾。这里运用了多种感官的描述,声音(鸟啼)、视觉(花开、柳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秋天湖畔画面。

2. **掷却风光忆少年**:这句话的"掷却"可以理解为抛弃、放弃的意思。作者在欣赏着如此美丽的风光时,却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这里的"风光"既可以指眼前的美景,也可能泛指曾经的美好时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眼前美景所唤起的对过往生活的感慨。

3. **更上高楼望江水**:"更上高楼"意味着诗人为了更好地欣赏景色,或者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决定登上更高的楼台。"望江水"则是直面洞庭湖广阔的江面,这一行为或许是为了找到与自己的情感共鸣,或者寻求内心的慰藉。这一行为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前寻求情感寄托的渴望。

4. **故乡何处一归船**: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何处"暗示了故乡在遥远的地方,"一归船"表达了希望返回故乡的心愿。这句话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渴望,更深层的是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童年记忆的深厚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湖畔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湖中(一作洞庭秋日)》古诗词赏析:

《湖中(一作洞庭秋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思念。通过诗句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层层深入,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

### 题目解析

标题“湖中(一作洞庭秋日)”暗示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洞庭湖的秋天。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淡水湖之一,其辽阔的水面和丰富的自然景观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秋季的湖光山色,往往是诗人抒发情感、思考人生的好时机。

### 诗句解析

1. **鸟啼花发柳含烟**:这一句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面。鸟儿的啼叫、花开的美丽、柳树含着轻烟,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喜爱。

2. **掷却风光忆少年**:这句话中的“掷却”一词,带有挥霍、放弃的意思,仿佛诗人正在抛开眼前的美景,去回忆过去、少年的时光。这表现出诗人在享受眼前美景的同时,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怀念,情感复杂。

3.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诗人继续登高望远,这次看向的是江水。这一句中的“望”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尤其是对故乡的思念。在广阔的江面上,诗人想象着如果有一艘归家的船只,那该是何等的欣慰和期待。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体现了对“归”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旅途最终归宿的追寻。

### 总结

《湖中(一作洞庭秋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故乡、往昔的深刻思念。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歌,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眼前景色的描绘,触及到更深层次的人性思考和情感探索。

顾况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