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liǔ dào shí yú běi hái ( yī zuò sòng guān chá lǐ pàn guān xún chēn zhōu )
送柳道时余北还(一作送观察李判官巡郴州)
jūn qù fāng wèi zǎi gān gē shàng wèi xiāo |
君去方为宰 干戈尚未销 |
yì zhōng cán lǎo xiǎo luàn hòu shǎo guān liáo |
邑中残老小 乱后少官僚 |
xiè yǔ jīng bīng huǒ gōng tián méi hǎi cháo |
廨宇经兵火 公田没海潮 |
dào shí yìng biàn sú xīn zhèng mǎn yú yáo |
到时应变俗 新政满馀姚 |
《送柳道时余北还(一作送观察李判官巡郴州)》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戴叔伦在送别友人柳道时作,同时也是对柳道即将前往的地方,即余姚,进行的一番描述与嘱托,诗中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对地方治理的担忧。
**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1. **君去方为宰,干戈尚未销**:你即将去那里任职,那是统治之地,然而战争还未结束。这里的“宰”是古代官职名称,代指地方官员,“干戈”代指战争,整句诗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去往战乱地区任职的担忧。
2. **邑中残老小,乱后少官僚**:城中的老少因战争遭受了极大的摧残,乱世之后官员寥寥无几。这句话描绘了战乱后余姚的景象,百姓流离失所,官员难寻,社会秩序混乱。
3. **廨宇经兵火,公田没海潮**:官府的房屋经过了战火的破坏,官府的田地被海水淹没。这里描述的是余姚因战乱和自然灾害而遭受的严重破坏,不仅官府设施受损,农业也遭受了损失。
4. **到时应变俗,新政满馀姚**:到了那里,你应要面对改变社会风气的重任,我期待着在你的治理下,余姚能够焕然一新,充满新的政策与希望。
全诗通过对友人即将面临的环境和挑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友人即将开始的新职务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治理变革的期待。
《送柳道时余北还(一作送观察李判官巡郴州)》古诗词赏析:
《送柳道时余北还(一作送观察李判官巡郴州)》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该诗通过对即将赴任的柳道时所面对的严峻形势的描述,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两句“君去方为宰,干戈尚未销”**,首先点明了友人即将担任地方官的处境,同时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动荡,预示了他即将面临的挑战。
2. **“邑中残老小,乱后少官僚”**,这两句描绘了乱后的景象,百姓生活困苦,年轻力壮者或逃亡或参军,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官员稀少,社会秩序混乱。
3. **“廨宇经兵火,公田没海潮”**,通过“兵火”和“海潮”这两个极具象征性的词汇,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破坏性和灾难的规模,以及由此带来的生计困难。
4. **“到时应变俗,新政满馀姚”**,这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祝福。虽然面对困难,但相信柳道时能适应当地环境,推行新政,改变当地社会习俗,使余姚重现生机。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考、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同时,通过描绘战后社会的残破与困境,也反映了作者对和平与繁荣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