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 wáng hòu bié qī dì
妻亡后别妻弟
shǎo bié huá yáng wàn lǐ yóu jìn nán fēng jǐng bù céng qiū |
少别华阳万里游 近南风景不曾秋 |
hóng fāng lǜ sǔn shì xíng lù zòng yǒu tí yuán tīng què yōu |
红芳绿笋是行路 纵有啼猿听却幽 |
《妻亡后别妻弟》古诗词释义:
### 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 作者:戴叔伦
#### 标题:妻亡后别妻弟
### 第一句:“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与妻弟短暂告别后,开始了万里游历的旅程,这里的“华阳”是一个泛指的地方,可能代表了诗人游历的起点。这一句给人一种远离熟悉的环境、开始新的探索与冒险的感觉。
- “近南风景不曾秋”则描绘了旅程中的自然风光,这里的“南”指南方,诗人所见的景象是色彩丰富、充满生机,并且四季分明的景致,没有秋天的萧瑟。这表达了诗人对沿途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生命力的向往。
### 第二句:“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 “红芳绿笋是行路”意思是沿途所见的红色花朵和绿色的竹子成为了旅途中的一道风景线,这既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旅行的单调与孤独。
- “纵有啼猿听却幽”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声音。尽管有猿猴的啼叫,但这声音却给旅程带来了几分幽静与神秘。这里的“幽”字表达了一种安静、深远的感觉,与猿猴啼叫的嘈杂形成对比,突显了自然之美的深邃与和谐。
### 总体解释: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离别妻弟、踏上万里之旅的景象。诗中不仅赞美了南方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也通过自然的声音和景象,传达了一种旅途中的宁静与对未知的向往。诗人通过这样的旅程,可能在反思个人的生命、关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表达了一种超脱与自由的情感。
《妻亡后别妻弟》古诗词赏析:
戴叔伦的这首《妻亡后别妻弟》展现了诗人在与妻子离别后的复杂情感和在旅途中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展望。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少别华阳万里游”,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因事而远离家乡,与妻子别离的现实。这里的“少别”既强调了离别是暂时的,也带有一丝无奈与悲凉。而“华阳”作为地名的隐喻,可能象征着远行的目的地,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未知旅程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新生活的期待,也有对未知的忧虑。
“近南风景不曾秋”则展示了诗人旅途中所见的南国风光,这里的“不曾秋”并不是说南方没有秋天,而是强调了南方的气候特点,四季如春,即便在秋季也依然温暖如春。这种描绘不仅展现出自然景色的独特魅力,也暗含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即与妻子共度的岁月。
接着,“红芳绿笋是行路”中的“红芳”和“绿笋”分别指代了花朵和竹子,象征着沿途的美丽景色。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的投射,表达了即便在旅途中面对艰难和孤独,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找到心灵的慰藉。
最后,“纵有啼猿听却幽”则以听觉的体验收尾,描绘了旅途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氛围。啼猿虽然给旅程带来了一些自然的声响,但诗人却从中听到了一种“幽”的韵味,可能是指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通过自然环境的感悟,达到了内心的一种平衡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远方未知的期待和探索,也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旅途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尝试。通过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具浪漫色彩又富含哲理思考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