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è sì shuāng guì ( yáng zhōu fǎ yún sì xiè zhèn xī zhái , gǔ guì cún yān )
谢寺双桧(扬州法云寺谢镇西宅,古桧存焉)
jǐ nián yóu mù zuǒ zhēng dōng què fàn cāng làng xiá diào tóng |
几年油幕佐征东 却泛沧浪狎钓童 |
yī zhěn zuì mián chéng xì dié bào qín xián wàng sòng guī hóng |
欹枕醉眠成戏蝶 抱琴闲望送归鸿 |
wén rú zì xí jiāo xī xiāng yǐ fú néng qí sāi shàng wēng |
文儒自袭胶西相 倚伏能齐塞上翁 |
gèng shuō piān zhōu dòng xiāng sī qīng gū yǐ shú nài qiū fēng |
更说扁舟动乡思 青菰已熟奈秋风 |
《谢寺双桧(扬州法云寺谢镇西宅,古桧存焉)》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谢寺双桧》由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是表达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与感慨,同时也展现出诗人的超然心态。以下是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 首联:几年油幕佐征东, 却泛沧浪狎钓童.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过去在官场工作的生活情景。"油幕佐征东"可能指的是诗人曾作为幕僚或官员参与东部的政务活动,"却泛沧浪狎钓童"则转而描绘诗人年轻时自由自在的生活,可能是指他在泛舟于湖泊或河流中,与孩童一同垂钓的闲适时光。这里既有对官场生涯的回顾,也有对无忧无虑少年时光的怀念。
### 颔联:欹枕醉眠成戏蝶, 抱琴闲望送归鸿.
颔联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生活的闲逸和超脱。"欹枕醉眠成戏蝶"描绘了诗人因醉眠而产生的一种超现实的梦境,仿佛化身为翩翩飞舞的蝴蝶,自由自在。"抱琴闲望送归鸿"则写出了诗人手持琴弦,静坐远望,看着归巢的鸿雁,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欣赏之情。
### 颈联:文儒自袭胶西相, 倚伏能齐塞上翁.
这两句诗更深入地揭示了诗人的思考和哲学态度。"文儒自袭胶西相"可能借用典故,表达诗人对自己的知识、文学才能的自信,也暗含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倚伏能齐塞上翁"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人生起伏、命运无常的理解,如同边塞的老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跌宕起伏。
### 尾联:更说扁舟动乡思, 青菰已熟奈秋风.
尾联是全诗情感的集中表达。"更说扁舟动乡思"是诗人借扁舟触动了对家乡的思念,尽管现实中的秋风吹过,青菰已经成熟,但思念之情依然难以抑制。诗人在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流露出的超脱与平和,是诗人面对生活种种不如意后,依然保持的乐观与智慧态度的体现。
《谢寺双桧(扬州法云寺谢镇西宅,古桧存焉)》古诗词赏析:
刘禹锡的这首《谢寺双桧》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之士生活与心灵世界的画面。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作者超然物外的气质和豁达的人生观。
首句“几年油幕佐征东”,点明了作者曾有过从政的经历,通过“油幕”这一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忙碌与辛劳。紧接着的“却泛沧浪狎钓童”,通过“却”字转折,转而描写作者辞官后的生活状态,仿佛是在说从官场的“征东”到自然界的“泛沧浪”,从忙碌到悠闲,作者实现了从现实到心灵世界的转换。
“欹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自在。他枕着枕头,醉态或安睡或半睡半醒,仿佛化作一只戏蝶,轻松自在。抱着琴,静静地望着天空中的归雁,寓意着内心对自由、对归宿的向往和追求。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这两句更加深了诗中的哲理思考。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如胶西相这类以文学和儒家思想见长的官员,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对儒家文化价值的追求。同时,“倚伏能齐塞上翁”中的“倚伏”指自然的规律,这里的“塞上翁”则比喻处于逆境中仍能保持平和心态的智者,意在强调人应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更说扁舟动乡思,青菰已熟奈秋风”,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远方,产生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青菰成熟,秋风起,这样的景象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对自然、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在繁华与宁静之间寻找人生真谛的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刘禹锡的这首《谢寺双桧》诗,不仅是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风景画,更是作者对人生、自然、内心世界的深入思考和哲理表达,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境界和豁达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