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 gē cí sì shǒu ( dì èr shǒu yī zuò zhāng jí 《 wú tí shī 》)
踏歌词四首(第二首一作张籍《无题诗》)
jiǔ qí xiāng wàng dà dī tóu dī xià lián qiáng dī shàng lóu |
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 |
rì mù xíng rén zhēng dù jí jiǎng shēng yōu yà mǎn zhōng liú |
日暮行人争渡急 桨声幽轧满中流 |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wàng yān bō rù yè xíng rén xiāng yìng gē |
江南江北望烟波 入夜行人相应歌 |
táo yè chuán qíng zhú zhī yuàn shuǐ liú wú xiàn yuè míng duō |
桃叶传情竹枝怨 水流无限月明多 |
chūn dī liáo rào shuǐ pái huái jiǔ shě qí tíng cì dì kāi |
春堤缭绕水徘徊 酒舍旗亭次第开 |
rì wǎn shàng lóu zhāo gū kè kē é dà biàn luò fān lái |
日晚上楼招估客 轲峨大艑落帆来 |
《踏歌词四首(第二首一作张籍《无题诗》)》古诗词释义:
刘禹锡的这首《踏歌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卷,充满了生动的场景和情感色彩。下面,我们将分段解读这首诗的意蕴。
### 第一段: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 桨声幽轧满中流,
这段描述了夕阳西下时,江边的景象。酒旗在大堤的两端迎风飘扬,两岸的船只紧密相连,堤上则矗立着高楼。随着日暮时分的来临,行人们急于过河,浆声在江中缓缓荡漾,充满了忙碌与生机的氛围。
### 第二段:江南江北望烟波, 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
这句描绘了夜晚江面上的景象,江南江北之间烟波浩渺。夜幕降临时,行人在船上相互唱和,情感洋溢。这里借用了“桃叶渡”和“竹枝词”的典故,分别指代了与爱情相关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情感的向往与怀旧。
### 第三段:水流无限月明多, 春堤缭绕水徘徊, 酒舍旗亭次第开,
这段描述了春天的江边景色,水流中倒映着明亮的月光,显得十分和谐。春日的堤岸上,酒舍和旗亭依次展开,为来往的行人提供歇息之地。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温馨。
### 第四段:日晚上楼招估客, 轲峨大艑落帆来,
最后一段描写了傍晚时分的江面景象。太阳落山,人们在楼上招手吸引过路的商客。大船在波浪中缓缓驶来,落帆泊岸,准备与商人进行交易。这一场景展现了江边贸易的繁荣与忙碌。
综上所述,这首《踏歌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间百态,从日暮时分的忙碌与生趣,到夜幕降临后的唱和与情感,再到春日的闲适与热闹,展现了刘禹锡对江南景色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生活的细腻感受。
《踏歌词四首(第二首一作张籍《无题诗》)》古诗词赏析:
刘禹锡的《踏歌词四首》(第二首一作张籍《无题诗》)是唐朝时期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繁忙的渡口生活景象,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首句“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描绘了江南水乡独特的景观。酒旗在大堤上迎风飘扬,与水面上的船只和岸边的楼房相映成趣。这幅画面不仅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也暗示了这里的生活富饶和繁华。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通过日暮时分行人急促渡河的情景,展现了水乡的生活节奏。桨声的“幽轧”声,不仅仅是渡河时的背景音,也象征着生活的繁忙与节奏感。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水乡的宁静与生机。月光下的烟波浩渺,与行人相呼应的歌声,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活力的氛围,将江南水乡的夜色描绘得如诗如画。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以桃叶、竹枝等自然元素,寄寓了情感的抒发。桃叶传情,竹枝似乎在低语,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同时,水的流动与明月的光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描述了春日里水边小道的蜿蜒曲折,与酒舍旗亭的错落有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安居乐业。
“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最后两句通过白天与夜晚的对比,描绘了渡口的繁忙景象。白天,人们在楼上招呼过客,而夜晚,大船(艑)则带着一天的劳作归来。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水乡的生活节奏与人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
综上所述,刘禹锡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生活在此的人们繁忙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活状态。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也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