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dá shī shí shǒu 。 hé sōng shù
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yín jūn zhì méi shén yī shěn fù yī tàn |
吟君雉媒什 一哂复一叹 |
hé zhī yī hé wǎn jīn rì nǎi chéng piān |
和之一何晚 今日乃成篇 |
qǐ wéi niǎo yǒu zhī yì yì rén fù rán |
岂唯鸟有之 抑亦人复然 |
zhāng chén wěn jǐng jiāo jìng yǐ shì bù wán |
张陈刎颈交 竟以势不完 |
zhì jīn bù píng qì sāi jué zhī shuǐ yuán |
至今不平气 塞绝泜水源 |
zhào xiāng gǔ ròu qīn yì yǐ lì xiāng cán |
赵襄骨肉亲 亦以利相残 |
zhì jīn bù shàn míng gāo yú mó jī shān |
至今不善名 高于磨笄山 |
kuàng cǐ lóng zhōng zhì zhì zài yǐn zhuó jiān |
况此笼中雉 志在饮啄间 |
dào liáng zàn rù kǒu xìng yǐ suí rén qiān |
稻粱暂入口 性已随人迁 |
shēn kǔ yì zì wàng tóng zú hé zú yán |
身苦亦自忘 同族何足言 |
dàn hèn wèi méi zhuō bù zú yǐ zì quán |
但恨为媒拙 不足以自全 |
quàn jūn jīn rì hòu yǎng niǎo yǎng qīng luán |
劝君今日后 养鸟养青鸾 |
qīng luán yī shī lǚ zhì sǐ shǒu gū dān |
青鸾一失侣 至死守孤单 |
quàn jūn jīn rì hòu jié kè jié rèn ān |
劝君今日后 结客结任安 |
zhǔ rén bīn kè qù dú zhù zài mén lán |
主人宾客去 独住在门阑 |
《和答诗十首。和松树》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和答诗十首》是回应他人的诗作,这十首诗的首篇即是对松树的赞颂。作者在诗中借鉴了雉鸡的故事,通过吟唱和回答的方式,表达了对于人性与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友情、忠诚的赞颂。
1. **吟君雉媒什,一哂复一叹**: 白居易开始时在阅读别人对雉鸡的赞美诗作时,发出了微笑和叹息,表现了对诗意的欣赏和感慨。
2. **和之一何晚,今日乃成篇**: 白居易感叹自己回应这样的诗作为何如此之晚,直到今日才写出这篇诗文。这种情感透露出对过去未能及时回应的遗憾,同时也显示出对创作的认真和对好友作品的珍视。
3. **岂唯鸟有之,抑亦人复然**: 通过“雉媒”这样的自然现象,白居易引申到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行为和关系,指出友情、忠诚在人际交往中同样重要,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可能遭遇相似的困境和冲突。
4. **张陈刎颈交,竟以势不完**: 张陈的刎颈之交,原本是生死与共的深厚友情,但最终因为势力的不均而破裂。这句诗隐喻了在权力、地位等外部因素影响下,深厚的情感或友情也可能会遭受破坏,反映出社会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5. **至今不平气,塞绝泜水源**: 张陈之交的破裂,使他们心中不平之气难以排解,如同泜水的源头被堵塞。这里使用了自然界的形象来比喻内心的痛苦和不满,强调了情感冲突的深远影响。
6. **赵襄骨肉亲,亦以利相残**: 赵襄与其亲人的故事,展现了在利益驱动下,亲人间也可能产生争斗和伤害。这反映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其对亲情的破坏。
7. **至今不善名,高于磨笄山**: 虽然这些不善的行为在当时可能受到谴责,但它们所留下的恶劣名声,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且超过了磨笄山的高耸。这说明了恶名远播的可怕力量,以及历史上某些不光彩行为对后世的长期影响。
8. **况此笼中雉,志在饮啄间,稻粱暂入口,性已随人迁**: 这几句诗描绘了笼中雉的命运,它被限制在人类设定的环境中,其生存和行为都受到人类的影响。这象征着个人自由与社会约束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的本性在强大外力面前的转变。
9. **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但恨为媒拙,不足以自全**: 在笼中雉看来,身处困境的痛苦已使它忘记了自我,对于同族的遭遇不再感同身受,只因自己作为媒介的不力,未能保护自己免于人类的侵害。这反映了人在特定情境下,对自我保护和生存策略的自我牺牲,以及个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无奈和困境。
10. **劝君今日后,养鸟养青鸾,青鸾一失侣,至死守孤单**: 白居易在结尾处对读者提出了建议,鼓励人们在日后以更加善良和明智的方式对待自然界的生灵。青鸾的象征意味深刻,强调了友谊和伴侣的重要性,即使是在面对生命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也应坚持守望相助的价值。
11. **劝君今日后,结客结任安,主人宾客去,独住在门阑**: 最后一句鼓励人们在建立人际关系时,应选择有忠诚和诚实品质的人,即使在主人离开或宾客散去后,仍能坚守在身旁,共同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这首诗通过寓言和故事的引用,反映了作者对友情、忠诚、权力、利益、自然与人类关系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和呼吁。
《和答诗十首。和松树》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和答诗《和答诗十首·和松树》是一首借物抒情、议论入微的佳作。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友情、亲情、忠诚以及人生的得失与选择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寓意**:“吟君雉媒什,一哂复一叹,和之一何晚,今日乃成篇”——首先,作者通过吟诵友人所作的关于“雉媒”的诗作,以及对“雉媒”的笑声与感叹,引出了对友情和得失的思考。这句中,雉媒的形象意味着一种引诱者,通过其寓意,作者探讨了友情中的得与失、真挚与利用的主题。
2. **对比与反思**:“岂唯鸟有之,抑亦人复然,张陈刎颈交,竟以势不完”——这里作者将鸟类的生存状态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对比,引出人与人之间因为权力、地位等外部因素导致的友情破裂、利益冲突的问题。张陈刎颈交的故事,是典型的忠诚与权势之间冲突的例子,作者借此反思友情与利益的关系,探讨了忠诚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3. **历史与警示**:“至今不平气,塞绝泜水源,赵襄骨肉亲,亦以利相残”——这一段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强调了利益与亲情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的悲剧。赵襄的故事中,兄弟因利益而反目,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主义和集体利益冲突的深思。
4. **哲理与建议**:“况此笼中雉,志在饮啄间,稻粱暂入口,性已随人迁,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但恨为媒拙,不足以自全”——通过笼中雉的形象,作者指出个体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其本性、自由与独立性可能丧失。同时,提出建议,强调忠诚和选择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冲突中,坚守自我和忠诚的价值。
5. **结语与期待**:“劝君今日后,养鸟养青鸾,青鸾一失侣,至死守孤单,劝君今日后,结客结任安,主人宾客去,独住在门阑”——在这最后的结语中,作者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期待,鼓励人们在未来的生活中选择更有道德和忠诚的对象,无论是友情还是亲情,都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以避免因利益而带来的孤独和悲剧。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深邃的意蕴,而且在思想上提出了对人生、友情、忠诚等主题的深刻思考。通过寓言、历史故事的运用,以及哲理性的论述,作者展现了对个体与社会、自由与约束之间关系的复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