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iáo líng - niàn nǚ gōng zhī láo yě

缭绫-念女工之劳也

作者:白居易 
dù líng sǒu     dù líng jū
杜陵叟   杜陵居
suì zhǒng bó tián yī qǐng yú     sān yuè wú yǔ hàn fēng qǐ
岁种薄田一顷馀   三月无雨旱风起
mài miáo bù xiù duō huáng sǐ     jiǔ yuè jiàng shuāng qiū zǎo hán
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
hé suì wèi shú jiē qīng gàn     zhǎng lì míng zhī bù shēn pò
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
jí liǎn bào zhēng qiú kǎo kè     diǎn sāng mài dì nà guān zū
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
míng nián yī shí jiāng hé rú     bō wǒ shēn shàng bó
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
duó wǒ kǒu zhōng sù     nüè rén hài wù jí chái láng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hé bì gōu zhǎo jù yá shí rén ròu     bù zhī hé rén zòu huáng dì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
dì xīn cè yǐn zhī rén bì     bái má zhǐ shàng shū dé yīn
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
jīng jī jǐn fàng jīn nián shuì     zuó rì lǐ xū fāng dào mén
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
shǒu chí chǐ dié bǎng xiāng cūn     shí jiā zū shuì jiǔ jiā bì
手持尺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
xū shòu wú jūn juān miǎn ēn
虚受吾君蠲免恩

《缭绫-念女工之劳也》古诗词释义:

###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馀。

这句诗描绘了杜陵叟的生活情景。杜陵叟居住在杜陵,年复一年地耕种着不足一顷的贫瘠土地。一顷即为100亩地,这是微不足道的农田,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土地资源的稀缺。

###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描述了旱灾的场景。三月,本是春雨繁多的时节,然而突然无雨,伴随着干旱的风,导致麦苗无法茁壮成长,很多麦苗都变成了黄色,甚至枯死。这描绘了农业灾害对农民生活造成的严重威胁。

###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秋霜带来的另一种自然灾害。九月,霜降较早,使得还未成熟的稻谷和农作物都被霜冻得枯黄,失去了生长的机会。这再次强调了自然灾害对农民生计的影响。

###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这里的“长吏”指的是地方官吏。他们明知道旱灾和霜冻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却仍然严格执行上级的命令,急促地征收赋税和徭役,以满足上级的考核要求。这种做法不顾民生疾苦,加剧了农民的困苦。

###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为了交纳官府的租税,农民不得不典押自己的田产和卖掉桑树,以换取必要的生活物资。这种“卖身契”式的生存方式,预示着农民们未来一年的生活将更加艰难,充满了不确定性。

###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这两句诗直接描述了官府对农民的剥夺。他们从农民身上剥取衣物(帛),夺走口粮(粟),展现了封建统治下农民被压迫的现实。

###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这里将官府的行为比作野兽的残忍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官府压迫农民行为的强烈谴责,认为这种行为比真正的野兽还要残暴,甚至无需使用动物的尖牙利爪就能剥夺人的生命和生存权。

###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诗人推测,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某人向皇帝报告的,皇帝意识到人民的苦难和官府的压迫,决定免除一年的赋税。这一细节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中,对民间疾苦能够起到一定程度影响的渠道和可能性。

###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皇帝的决定被记载在白色的麻纸上,以诏令的形式颁布。京畿地区(皇城附近地区)被豁免了今年的赋税,这是皇帝对农民苦难的一种同情和响应。

###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

而这个决定并未在第一时间传达到农民那里。昨日,基层官吏(里胥)拿着诏令文书来到乡村,告知农民这一消息。这反映了信息传达过程中的延迟和官府执行效率的低下。

###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尽管官府最终执行了皇帝的诏令,但农民们早已因为高额的租税和饥荒而无力支付,即使减免了赋税,也无法从中受益。这反映了官府执行政策时存在的执行不力和农民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在自然灾害和官府压迫下的苦难生活,以及朝廷最终的免除赋税之举,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农民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的批判。

《缭绫-念女工之劳也》古诗词赏析:

《缭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对杜陵叟的悲惨生活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与农民的苦难生活。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艺术赏析:

### 题材与主题

这首诗选取了杜陵叟这个人物作为叙事的主体,通过其生活变迁来反映社会的不公与剥削。主题鲜明,即揭露封建社会中官僚机构的贪婪与农民的痛苦,以及在特定时期如旱灾、霜寒等自然灾害下,农民的生存困境。

### 结构与情节

诗篇采用的是典型的叙事诗结构,通过杜陵叟的一生经历,构建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农民生活画卷。从春耕播种、夏收旱灾、秋霜歉收,到官府苛税的沉重压榨,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情节跌宕起伏,情感表达丰富。

### 语言与修辞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朴素流畅,直白中蕴含深情。在《缭绫》中,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官府剥削的残酷,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将农民的悲惨命运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如将官府剥削比作“豺狼”,形象地表达了农民对不公平社会制度的愤慨。

### 情感与哲思

整首诗蕴含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和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通过杜陵叟的遭遇,白居易展现了封建社会农民生活的苦难,以及政府在面对自然灾害和农民困境时的冷漠与无能。这种深层次的社会批判和对人性的反思,使得《缭绫》不仅仅是一首描写个人苦难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 结论

《缭绫》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佳作,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深切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具有重要的文学与社会价值。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