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 shān dào - jí tān lǔ yě
阴山道-疾贪虏也
mǔ bié zi zi bié mǔ |
母别子 子别母 |
bái rì wú guāng kū shēng kǔ guān xī piào qí dà jiàng jūn |
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 |
qù nián pò lǔ xīn cè xūn chì cì jīn qián èr bǎi wàn |
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 |
luò yáng yíng dé rú huā rén xīn rén yíng lái jiù rén qì |
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 |
zhǎng shàng lián huā yǎn zhōng cì yíng xīn qì jiù wèi zú bēi |
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 |
bēi zài jūn jiā liú liǎng ér yī shǐ fú xíng yī chū zuò |
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 |
zuò tí xíng kū qiān rén yī yǐ rǔ fū fù xīn yàn wǎn |
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 |
shǐ wǒ mǔ zi shēng bié lí bù rú lín zhōng wū yǔ què |
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 |
mǔ bù shī chú xióng bàn cí yīng shì yuán zhōng táo lǐ shù |
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 |
huā luò suí fēng zi zài zhī xīn rén xīn rén tīng wǒ yǔ |
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 |
luò yáng wú xiàn hóng lóu nǚ dàn yuàn jiāng jūn zhòng lì gōng |
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 |
gèng yǒu xīn rén shèng yú rǔ |
更有新人胜于汝 |
《阴山道-疾贪虏也》古诗词释义:
这首《阴山道》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讽刺诗。以下是逐段解释诗文意思: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诗句描述了一个家庭因战争或某种政治事件而被迫分离的悲惨情景。母亲和孩子被迫分别,阳光似乎失去了光芒,周围充满了痛苦的哭泣声。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这里提到的是一个功勋显赫的将领,他在去年的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关西骠骑大将军,获得了朝廷的奖励。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特地赏赐了大量的金钱(二百万),并将一个美貌女子迎娶作为奖励。"如花人"指的是这个美貌的女子。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诗中运用比喻,将新娶的美貌女子比作“掌上莲花”,意在强调其美丽与受宠。同时,也暗示了新旧两任妻子之间的对比,将前妻比作“眼中刺”,意在表达新婚妻子对前妻的排斥或取代。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此处诗人指出,虽然将前妻抛弃是令人心痛的,但更令人悲哀的是,留下的两个孩子。他们面临着家庭的破裂和生活的不稳定。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诗人通过描写两个孩子(一个刚刚学会走路,一个才开始坐起来)的行为,形象地表达了孩子们的无助和痛苦,以及他们对父母分离的深切哀伤。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诗中表达了对这对新婚夫妇情感的新鲜与美好与诗人自己家庭破裂的痛苦之间的强烈对比。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诗人以乌鸦和喜鹊来比喻,乌鸦和喜鹊的亲情是如此稳定和完整,母亲不失去幼鸟,雄鸟伴着雌鸟,与诗中的人类家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人类社会中这种不公正和悲惨的分离现象。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这里将前妻比作桃李树,虽然花落(象征着失去丈夫的痛苦),但树上还有果实(子在枝)留了下来,意味着即使失去了丈夫,孩子仍然可以在母亲的爱中成长。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诗人转而直接对新娶的妻子说话,强调洛阳有许多美貌的女子,暗示新婚的幸福可能不是唯一的。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最后,诗人向功勋卓著的将军提出希望,希望他再次立功,这样可能会有更优秀的新娘出现在他面前,意味着诗人希望这位将军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并期望他未来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家庭因政治原因导致的悲惨分离,不仅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冷漠,也表达了对人性中善良和公正的呼唤。
《阴山道-疾贪虏也》古诗词赏析:
《阴山道-疾贪虏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揭示了贪欲和战争对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巨大痛苦,表达了对战争与贪欲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人性的渴望。
首先,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一个悲惨的家庭分离场景:“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描绘了家庭成员在战争中被迫分离的痛苦。这种别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诗人通过“白日无光”这样的夸张描写,强调了分离的沉重和痛苦。
接着,诗人以讽刺的口吻批判了“关西骠骑大将军”,这位将军虽然在战争中立下功勋,获得了赏赐,却无法挽回战争带给家庭的悲剧。诗人通过对比将军的荣华富贵和普通百姓的悲惨命运,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
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探讨了人情的冷漠和社会的不公。用“莲花”和“眼中刺”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新”与“旧”的关系,揭示了人性中的冷漠和无情。尽管人们可能会对“新”有热情,但对“旧”却毫不留恋,这种现象在诗中被讽刺为“迎新弃旧”。
最后,诗人对战争中的将军提出了忠告:“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希望将军能够意识到战争带来的痛苦,并努力寻求和平,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贪欲的批判,以及对和平与人性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