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ōng zhāi zì tí ( shí wèi hàn lín xué shì )

松斋自题(时为翰林学士)

作者:白居易 
wén jūn gǔ lù shuǐ     shǐ wǒ xīn hé píng
闻君古渌水   使我心和平
yù shí màn liú yì     wèi tīng shū fàn shēng
欲识慢流意   为听疏泛声
xī chuāng zhú yīn xià     jìng rì yǒu yú qīng
西窗竹阴下   竟日有馀清

《松斋自题(时为翰林学士)》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标题为《松斋自题》,是他对自己在翰林学士任期内的生活状态的自我描述和内心感受的表达。诗作的逐句解释如下:

1. **闻君古渌水, 使我心和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听到古人(这里可能是指某一古典音乐或诗歌)的《渌水》曲调,内心感到平静与和谐。这里的“渌水”很可能是一个音乐曲目名,代表着一种舒缓、宁静的音乐风格,能够使人心情得到平复。

2. **欲识慢流意, 为听疏泛声**:诗人想要理解的是缓慢流动(水流、时间流逝等)的意境,他通过聆听疏落的泛音(音乐中音符间的空隙和和谐音),来感受这种缓慢而深邃的意象。这里借音乐的特性来表达对时间流逝和平和状态的追求与体验。

3. **西窗竹阴下, 竟日有馀清**:诗人想象自己在西窗下,竹林的阴影中度过了一整天,这里充满了宁静和清新的气息。通过描绘这样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以及在其中获得的心灵宁静和平静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音乐、自然环境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和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诗人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通过自然和艺术的感知,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松斋自题(时为翰林学士)》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松斋自题》展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开篇即用“古渌水”这一音乐作品名,引出全诗的中心话题——音乐,尤其是古朴、淡雅的音乐对心灵的净化作用。在这里,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疗愈,它能让人暂时摆脱世俗的烦恼,达到内心的平和。

2.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进一步阐述音乐的节奏与情感,指出“慢流意”和“疏泛声”是理解音乐深层次意蕴的关键。这里的“慢流”可能指的是音乐节奏的舒缓、流畅,“疏泛声”则暗示音乐中的间隔、空灵,这样的音乐能够让人心境悠远,思绪不拘于一时一事,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

3.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最后两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在西窗之下,竹影斑驳,这样的环境成为聆听音乐的绝佳之地。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使音乐结束,余音仍能久久回响,给人以持久的清凉与宁静感。这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描述,更是对心灵状态的一种寄托——在繁忙与喧嚣之外,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通过音乐的净化作用,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白居易对音乐艺术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追求。通过音乐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在快节奏、高压力的世俗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