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ìn zhōng xiǎo wò , yīn huái wáng qǐ jū

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

作者:白居易 
mén qián shǎo bīn kè     jiē xià duō sōng zhú
门前少宾客   阶下多松竹
qiū jǐng xià xī qiáng     liáng fēng rù dōng wū
秋景下西墙   凉风入东屋
yǒu qín yōng bù nòng     yǒu shū xián bù dú
有琴慵不弄   有书闲不读
jǐn rì fāng cùn zhōng     dàn rán wú suǒ yù
尽日方寸中   澹然无所欲
hé xū guǎng jū chǔ     bù yòng duō jī xù
何须广居处   不用多积蓄
zhàng shì kě róng shēn     dòu chǔ kě chōng fù
丈室可容身   斗储可充腹
kuàng wú zhì dào shù     zuò shòu guān jiā lù
况无治道术   坐受官家禄
bù zhǒng yī zhū sāng     bù chú yī lǒng gǔ
不种一株桑   不锄一垄谷
zhōng cháo bǎo fàn cān     zú suì fēng yī fú
终朝饱饭餐   卒岁丰衣服
chí cǐ zhī kuì xīn     zì rán yì wèi zú
持此知愧心   自然易为足

《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题为《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晨起时所见、所感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哲思,以及对名利、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以下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 门前少宾客, 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 凉风入东屋,

诗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景象。门庭冷清,没有宾客来访,只有松竹相伴。秋日的景色映照在西墙上,清新的凉风从东屋吹入。这里通过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与世无争、超然脱俗的氛围。

### 有琴慵不弄, 有书闲不读,

诗人闲适地拥有一把琴,但懒得去弹奏;手边的书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却懒得翻阅。这两句通过描述诗人的慵懒,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一种淡然态度,不再强求自己去完成许多看似重要但实际上可能带来压力和疲惫的事情。

### 尽日方寸中, 澹然无所欲,

整日里,诗人的内心都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没有任何欲望或追求。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物质和名利的淡泊,他认为内心的满足与宁静,才是真正的幸福。

### 何须广居处, 不用多积蓄,

为什么一定要拥有广阔的居所,大量累积财物?诗人认为,广大的居住空间和丰厚的积蓄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而是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才是最为宝贵的。

### 丈室可容身, 斗储可充腹,

一间丈宽的房间足以容纳身体,一斗的粮食足以填饱肚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物质需求的简单化,他认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可,无需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

### 况无治道术, 坐受官家禄,

即使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却坐享官家所赐的俸禄。这里诗人通过自嘲,表达了一种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权力与财富的超脱态度。

### 不种一株桑, 不锄一垄谷,

无需亲自耕种桑树或农田,衣食自足。这种描述体现了诗人对传统农耕生活的向往,对现代社会过度依赖技术的反思。

### 终朝饱饭餐, 卒岁丰衣服,

一天到晚都吃着饱饭,一年到头都有丰足的衣服。这句话概括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满足,认为最简单的生活方式是最为幸福的。

### 持此知愧心, 自然易为足,

在这样的生活中,内心常怀愧疚,是因为在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同时,仍然有很多人需要更多的帮助和关怀。这句话反映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认为在物质满足的同时,应不忘帮助他人,这样生活自然会感到更加满足和充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

《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道德和职业责任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这种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让人远离尘嚣,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放松。

### 简朴生活的向往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表达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文化的重视,但同时也有种淡淡的慵懒,暗示了一种无需过多负担的生活态度。这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而非外在物质的丰富。

### 道德与职业的反思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条件的描述,强调的是生活的必需与足矣,而非奢求。结合“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一句,反映出诗人对于自身职责的深刻思考,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应尽职尽责,服务于社会,体现了一种道德和职业的高尚。

### 自我意识与知愧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点明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与道德约束。在这样的生活态度下,即使面对物质与精神的满足,诗人仍能保持一种知足和内心的平静,这种知愧之心,使得生活变得更加纯粹和有价值。

### 总结

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对道德和职业的思考,以及对自我意识的深刻反省,展现了诗人理想的生活哲学。它不仅仅是一种对过去生活的回顾,更是一种对现代人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满足之间平衡的启示。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