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shān
秋山
wén jūn jiǎn qǐn shí rì tīng shén xiān shuō |
闻君减寝食 日听神仙说 |
àn dài fēi cháng rén qián qiú cháng shēng jué |
暗待非常人 潜求长生诀 |
yán zhǎng běn duì duǎn wèi lí shēng sǐ zhé |
言长本对短 未离生死辙 |
jiǎ shǐ de cháng shēng cái néng shèng yāo zhé |
假使得长生 才能胜夭折 |
sōng shù qiān nián xiǔ jǐn huā yī rì xiē |
松树千年朽 槿花一日歇 |
bì jìng gòng xū kōng hé xū kuā suì yuè |
毕竟共虚空 何须夸岁月 |
péng shāng tú zì yì shēng sǐ zhōng wú bié |
彭殇徒自异 生死终无别 |
bù rú xué wú shēng wú shēng jí wú miè |
不如学无生 无生即无灭 |
《秋山》古诗词释义:
《秋山》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对秋山的描绘,探讨了生命、时间、生死与长生的哲学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1. **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 - 这句描述了一个人听说了一些关于神仙和长生不老的说法后,开始减少了睡眠和饮食,每天都在倾听这些神奇的传说。这里暗示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追求。
2. **暗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 为了追求长生,这个人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暗中等待那些不同寻常的人出现,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学到延长生命的方法或秘诀。这种对非常人(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或得道高人)的期待,反映了追求超凡脱俗的渴望。
3.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 - 这句揭示了追求长生与生命短暂之间的矛盾。即使追求长生,也无法避免生命的基本规律——生老病死。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对长生的难以实现持怀疑态度。
4. **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 假如真的能够得到长生不老,那么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痛苦。这表达了诗人对长生愿望的复杂情感,既有期待,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5.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 用松树千年最终也会腐朽,槿花一日内即凋谢的例子,来对比长生的渴望与生命自然规律的无常。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的短暂的感叹,也是对人类追求长生的反思。
6. **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 终究,无论生命有多长,都是虚空的一部分。诗人在强调,夸大岁月的长短对于真正存在的意义来说,并非关键。这可能是在探讨生命本质和存在的价值,而不仅仅是长度。
7.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 - 彭与殇在古代传说中分别代表长寿和短寿,但这两种生命状态都是相对的,最终都无法避免死亡。诗人在表达虽然生命形式不同,但面对生死的结局却是一样的观点。
8. **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与追求长生不同的观点——学习理解“无生”,即超越生与死的界限,达到一种永恒的存在状态。这里可能是在倡导一种超越物质生命、追求精神或心灵层面的长久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哲学思考,深刻地探讨了生命、时间、生死与长生的复杂关系,以及对生命本质和存在的深层次思考。
《秋山》古诗词赏析:
《秋山》这首诗,实际上是白居易通过借用“秋山”的意象来展开对生命、生死以及长生不老的深刻哲学思考。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来表达他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长生不老的怀疑与反思。
1. **长生与生死**:白居易首先提出了人们对长生的渴望,通过“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暗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来描绘人们为追求长生而投入大量精力与时间的行为。接着,他提出疑问:“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暗示了即便追求长生,也无法摆脱生死的规律。
2. **生命与时间的无常**:通过“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这一对比,白居易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松树虽长,终有朽时;槿花虽美,仅一日之歇。这不仅凸显了生命的脆弱,也反映了时间的无情。
3. **空虚与岁月**:在“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中,白居易指出即便追求长生,最终的结果也归于虚空,因此,夸耀生命之长并无实际意义。这反映了对世间现象的深刻洞察,也包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4. **彭殇与生死**:通过“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这一句,白居易再次强调生命的本质——无论是长寿(彭祖)还是短命(殇子),最终的结果都是死亡。这句诗强调了生命的普遍性和共性。
5. **无生之道**:在最后,白居易提出了“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的观点,建议人们通过修行达到无生的状态,即超越生死,达到一种永恒的精神状态。这是对生死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体现了佛教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
综上所述,《秋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次对生命、时间、生死以及精神超越的哲学探讨。通过这首诗,白居易传达了对生命无常、长生不老的怀疑,以及对精神解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