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í dì hòu guī jìn , liú bié zhū tóng nián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作者:白居易 
zhèng jūn dé zì rán     xū bái shēng xīn xiōng
郑君得自然   虚白生心胸
xī bǐ hàng xiè jīng     níng wèi bīng xuě róng
吸彼沆瀣精   凝为冰雪容
dà jūn zhēn yuán chū     qiú xián zhì shí yōng
大君贞元初   求贤致时雍
pú lún rù cuì wēi     yíng xià tiān tāi fēng
蒲轮入翠微   迎下天台峰
chì chéng bié sōng qiáo     huáng gé jiāo kuí lóng
赤城别松乔   黄阁交夔龙
fǔ yǎng shòu sān mìng     cóng róng cí jiǔ zhòng
俯仰受三命   从容辞九重
chū lóng hè piān piān     guī lín fèng yōng yōng
出笼鹤翩翩   归林凤雍雍
zài huǒ biàn liáng yù     jīng shuāng shí zhēn sōng
在火辨良玉   经霜识贞松
xīn jū jì chǔ shān     shān bì xī róng róng
新居寄楚山   山碧溪溶溶
dān zào shāo yān yūn     huáng jīng huā fēng rōng
丹灶烧烟煴   黄精花丰茸
huì zhàng yè qín dàn     guì zūn chūn jiǔ nóng
蕙帐夜琴澹   桂尊春酒浓
shí rén bú dào chù     tái shí wú chén zōng
时人不到处   苔石无尘踪
wǒ jīn hé wèi zhě     qū shì shēn lóng zhōng
我今何为者   趋世身龙钟
bù xiàng lín hè fǎng     wú yóu cháo shì féng
不向林壑访   无由朝市逢
zhōng dāng jiě chén yīng     bo zhù lái xiāng cóng
终当解尘缨   卜筑来相从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是一首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在及第之后的感怀,对于同僚的留别之情,以及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让我们逐段解释:

###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

这一段描写了一位名叫郑君的人物。郑君能够从自然中汲取清新之气,他的心灵因此变得纯净,如同被清水洗涤过的白玉。他能够吸取天地间的精气,将其凝练成为如冰雪般纯洁、冷艳的形象。这里表达了郑君的高洁品格和深邃的内省精神。

###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赤城别松乔,黄阁交夔龙

这一段描述了大君在贞元初年求贤若渴,他派出使者,以蒲轮车迎贤士于山中翠微之地,下到天台峰,与赤城的隐士分别交谊。这里的“黄阁”象征高官,与“夔龙”并提,代表了贤才汇聚,权力阶层与贤士之间的深厚交情。这反映了朝廷对于人才的重视与渴求。

### 俯仰受三命,从容辞九重,出笼鹤翩翩,归林凤雍雍

这一段讲述的是贤士们在朝廷中受到重用,职位一变再变,但都能从容应对,最终选择辞官归隐。他们如同出笼的鹤在天空自由翱翔,又如归林的凤在林间雍容自得。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仕途和隐逸生活的理解与向往。

### 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丹灶烧烟煴,黄精花丰茸

这一段继续描绘隐居生活的景象。在烈火中,良玉的质地得以显现,经霜后,贞松的坚韧更加彰显。诗人选择在楚山的清幽中定居,山色碧绿,溪流潺潺。他使用丹灶烹制黄精,这象征着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层次理解与享受。这里的“黄精花丰茸”既指自然界中的繁荣,也暗示着精神生活的富足。

### 蕙帐夜琴澹,桂尊春酒浓,时人不到处,苔石无尘踪

这一段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纯净。在夜晚,诗人弹琴,琴声清淡如蕙香之风。他饮着春酒,酒香浓郁,这都是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同时,强调了这个环境的隐秘,即便是当时的人也很少能到达,体现了隐居生活的独特与宝贵。

### 我今何为者,趋世身龙钟,不向林壑访,无由朝市逢,终当解尘缨,卜筑来相从

最后一段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与内心的挣扎。作为“趋世身龙钟”的人,他感到与隐逸生活越来越远,不再有机会在林壑间寻访,也无法再与朝市中的老友相逢。他最终表达了自己想要脱离尘世束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归隐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郑君和自己经历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自然、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生活的反思与疏离感。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展现出他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深具哲思的诗人。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1. **个人成长与命运**

诗的开头以“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描绘了一个追求自然之道、内心宁静的人物形象,暗示了诗人在成为“同年”(科举及第后同届进士的称呼)前,内心已有所顿悟,追求精神的纯净与自由。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纯净,是其日后在官场中保持高洁品格的重要基础。

### 2. **仕途与理想**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赤城别松乔,黄阁交夔龙”等诗句描绘了君主求贤若渴,诗人从偏远之地被举荐到朝中任职的过程。这反映了唐代对人才的重视,以及诗人通过科举步入仕途,追求个人理想与国家治理的结合。

### 3. **官场与归隐**

“俯仰受三命,从容辞九重,出笼鹤翩翩,归林凤雍雍”表现了诗人由官场回归自然的内心向往。这里的“鹤”与“凤”象征着自由与高洁,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复杂性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平衡。

### 4. **精神与物质的对比**

“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通过良玉与贞松在极端环境下显其真性,隐喻了诗人精神层面的坚定与不屈。而“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丹灶烧烟煴,黄精花丰茸”则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自然之美的追求。

### 5. **结语与期待**

“我今何为者,趋世身龙钟,不向林壑访,无由朝市逢,终当解尘缨,卜筑来相从”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反思,对内心渴望自由与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山林中共同隐居。

###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成长、官场与理想、自然与精神的多重对比,展现了一位诗人从追求个人理想到反思自我、最终寻求精神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白居易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不仅描绘了个人的心路历程,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士人精神追求。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