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 shàng ǒu diào
渭上偶钓
yù xīn shēn tǐ zhōng yù xìng fāng cùn nèi |
寓心身体中 寓性方寸内 |
cǐ shēn shì wài wù hé zú kǔ yōu ài |
此身是外物 何足苦忧爱 |
kuàng yǒu jiǎ shì zhě huá zān jí gāo gài |
况有假饰者 华簪及高盖 |
cǐ yòu shū yú shēn fù zài wài wù wài |
此又疏于身 复在外物外 |
cāo zhī duō zhuì lì shī zhī yòu bēi huǐ |
操之多惴栗 失之又悲悔 |
nǎi zhī míng yǔ qì dé sàng jù wéi hài |
乃知名与器 得丧俱为害 |
tuí rán huán dǔ kè luó huì wèi jīn dài |
颓然环堵客 萝蕙为巾带 |
zì dé cǐ dào lái shēn qióng xīn shèn tài |
自得此道来 身穷心甚泰 |
《渭上偶钓》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渭上偶钓》是一首阐述作者对生命、人性、欲望与自由之思考的诗篇。以下是逐段解释:
### 原诗: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操之多惴栗,失之又悲悔,乃知名与器,得丧俱为害,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
### 逐段解释:
#### 前两句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
- 意思是将心灵与欲望寄托于自身,而不是外部事物。将自身的个性、欲望安置在内心深处,以自省与自适为本。
#### 中间部分
**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
- 认为自己(身)只是外在事物之一,并不值得过分忧虑、热爱或痛苦。表明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
- “假饰者”指那些追求外在荣誉、地位的人。对这种追求者来说,华美的装饰品和显赫的地位与自己的本质、身心并无直接关联,只是外在的附加物。
**操之多惴栗,失之又悲悔,**
- 说明过分追求外在物质与地位的人,往往在得失之间深感焦虑与悔恨。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负面评价。
**乃知名与器,得丧俱为害,**
- 认为名与器(外在的荣誉与地位)对人有害。名与器的存在,无论得失,都可能让人陷入痛苦和悔恨之中。
#### 结尾部分
**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
- “颓然”形容人的精神状态疲惫、消极。这里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不被名与器所累,生活简单朴实的人。以“萝蕙为巾带”暗示其生活简单自然,没有过多的装饰。
**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
- 意味着通过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我实现,即使物质生活贫困,心灵也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安宁。表达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肯定与向往。
### 总结
白居易通过这首诗,探讨了对物质与名誉的淡泊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诗中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的批判。
《渭上偶钓》古诗词赏析:
《渭上偶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以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为主题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开篇与情感对比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 开篇首先提出了两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是将“心”和“性”深植于“身体”和“方寸”之内,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另一种则是过度依赖外在的事物,如“华簪及高盖”,将“此身”视为“外物”,因此容易产生忧虑和痛苦。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暗含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赞美和对复杂、繁琐生活的批评。
### 自我反省与人生智慧
“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 这一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中一些人的行为特点——他们过度追求物质的装饰和地位的象征,却忽略了自身的真正需求和内在的平静。诗人用“假饰”来形容这种行为,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讽刺。
###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操之多惴栗,失之又悲悔,乃知名与器,得丧俱为害,” 这几句诗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地位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和后悔的情绪。诗人认为,这种得失之间,真正的痛苦和危害来自于对名与器的过度追求。
### 结尾的自我觉悟与心灵的平静
“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作为“颓然环堵客”的形象,展现了一种简朴、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这里“环堵客”是指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快乐的人,而“萝蕙为巾带”则是以自然之物作为装饰,象征着对物质的淡然态度。整首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自然状态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 总结
《渭上偶钓》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最终指向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和简朴生活的高度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