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 jǐ
隐几
wèi shuǐ rú jìng sè zhōng yǒu lǐ yǔ fáng |
渭水如镜色 中有鲤与鲂 |
ǒu chí yī gān zhú xuán diào zài qí bàng |
偶持一竿竹 悬钓在其傍 |
wēi fēng chuī diào sī niǎo niǎo shí chǐ zhǎng |
微风吹钓丝 袅袅十尺长 |
shuí zhī duì yú zuò xīn zài wú hé xiāng |
谁知对鱼坐 心在无何乡 |
xī yǒu bái tóu rén yì diào cǐ wèi yáng |
昔有白头人 亦钓此渭阳 |
diào rén bù diào yú qī shí dé wén wáng |
钓人不钓鱼 七十得文王 |
kuàng wǒ chuí diào yì rén yú yòu jiān wàng |
况我垂钓意 人鱼又兼忘 |
wú jī liǎng bù dé dàn nòng qiū shuǐ guāng |
无机两不得 但弄秋水光 |
xīng jǐn diào yì bà guī lái yǐn wǒ shāng |
兴尽钓亦罢 归来饮我觞 |
《隐几》古诗词释义:
《隐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描绘了一幅隐士垂钓的宁静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隐逸情怀。以下是对各段的逐段解释:
### 1. 渭水如镜色, 中有鲤与鲂,
渭水清澈如镜,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鱼儿在水中游动,就像一幅宁静的画卷。这里的“鲤与鲂”指的是一些常见的水生鱼类,鲤鱼和鲂鱼,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灵。
### 2. 偶持一竿竹, 悬钓在其傍,
诗人偶然拿起竹竿,这是他用来垂钓的工具。他将竹竿放在水边,准备钓鱼。这一句展现了一种随意、不拘一格的渔具选择。
### 3. 微风吹钓丝, 袅袅十尺长,
微风吹动钓丝,使之轻盈地摆动。钓丝有十尺之长,足够延伸至水底,可以捕捉到各种水中的鱼儿。这一描写勾勒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氛围。
### 4. 谁知对鱼坐, 心在无何乡,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他静静地坐在水边,垂钓,仿佛与鱼共处,心却已经超脱于尘世之外,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逍遥。
### 5. 昔有白头人, 亦钓此渭阳,
古人也有垂钓于渭水边的人,这一句通过历史的参照,进一步强调了垂钓作为一种古老的、与自然亲近的活动。
### 6. 钓人不钓鱼, 七十得文王,
这里提到的“钓人不钓鱼”,是指古人通过垂钓这种看似简单的活动,来结交贤士、智者,不一定要通过钓鱼获取鱼。文王是指周文王,历史上著名的贤君,暗示通过垂钓可以遇见像文王一样的明君、贤人。
### 7. 况我垂钓意, 人鱼又兼忘,
诗人的垂钓之意不仅在于钓鱼本身,更在于与自然的融合,忘记人世间的烦恼和世俗的束缚。
### 8. 无机两不得, 但弄秋水光,
这句话强调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与世无争、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他与鱼、与自然水光和谐相处,忘却了人世间的机巧与算计。
### 9. 兴尽钓亦罢, 归来饮我觞,
当诗人的兴致满足时,他也停止了垂钓,然后带着一种满足和喜悦的心情,返回家中,与友人一起饮酒庆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简单而美好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垂钓这一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隐逸情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隐几》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隐几》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尤其是垂钓之乐的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还蕴含着深沉的哲理和历史的意象。
**首句**“渭水如镜色”即描绘了渭水清澈如镜的画面,给人以宁静平和的视觉感受。这句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暗示了接下来诗中描述的环境和心情都是如此的平和与美好。
**中间部分**“其中有鲤与鲂”引入了鱼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渭水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偶持一竿竹,悬钓在其傍”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垂钓场景。钓鱼在这里不仅仅是一项消遣,更象征着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远离世俗的隐逸生活态度。
**“微风吹钓丝,袅袅十尺长”**描述了一种动态的美,微风轻轻拂过,让钓丝在水面轻舞,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动中求静的意境。
**“谁知对鱼坐,心在无何乡”**这一句深含哲理,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与鱼共处时,心灵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人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历史的意象**“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引用了历史典故,暗示了渭水畔垂钓的悠久历史,加强了这首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文王的故事在这里被赋予了象征意义,预示着垂钓不仅是一种休闲活动,还隐含着遇知音、遇明主的寓意。
**最后两句话**“无机两不得,但弄秋水光,兴尽钓亦罢,归来饮我觞”则是对整首诗主题的总结。诗人表达了对自由、无为生活态度的追求,无论是钓鱼还是饮酒,都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钓鱼时的无机,钓鱼后的饮酒,都是他在寻求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总之,《隐几》通过描绘一个宁静和谐的垂钓场景,展示了诗人追求内心世界宁静、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融入了历史典故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呈现出一幅既具诗意又富有哲理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