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qū shēng fǎng sù

麹生访宿

作者:白居易 
míng huàn lǎo yōng qiú     tuì shēn ān cǎo yě
名宦老慵求   退身安草野
jiā yuán bìng lǎn guī     jì jū zài lán rě
家园病懒归   寄居在兰若
bì yī huàn zān zǔ     lí zhàng dài chē mǎ
薜衣换簪组   藜杖代车马
xíng zhǐ zhé zì yóu     shèn jué shēn xiāo sǎ
行止辄自由   甚觉身潇洒
chén yóu nán wù shàng     yè xī dōng ān xià
晨游南坞上   夜息东庵下
rén jiān qiān wàn shì     wú yǒu guān xīn zhě
人间千万事   无有关心者

《麹生访宿》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麹生访宿》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描述了作者对于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的思考与实践。以下逐句解释:

1. **名宦老慵求,退身安草野**:作者表达了自己年纪渐长后,对于官场名利的厌倦和求之不得的心态。他选择退出官场,安于草野生活,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2. **家园病懒归,寄居在兰若**:虽然怀念家乡的温暖与舒适,但由于身体或内心的病态,作者选择了在佛寺(兰若)寄居,寻找心灵的寄托与安宁。

3. **薜衣换簪组,藜杖代车马**:作者用薜荔草制成的衣物(薜衣)替代了官场的华服(簪组),藜木做的手杖替代了出行的车马。这一转变象征着他放弃了世俗的外在束缚,追求更为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

4. **行止辄自由,甚觉身潇洒**:在这样的生活中,作者的行动自由不受限制,内心的自由感油然而生,感到非常潇洒与自在。

5. **晨游南坞上,夜息东庵下**:日复一日,作者在早晨漫步于南边的湖畔,晚上则在东边的小庵中休息。这样的生活节奏,让他能够充分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6. **人间千万事,无有关心者**:面对世界上的种种事情,作者却觉得与自己无关,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挂碍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选择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对自由与内心平和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

《麹生访宿》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麹生访宿》是一首展现了诗人退隐山林、远离尘嚣,追求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文背景与主题
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诗人,曾因政坛上的不如意而选择退隐山林,这首《麹生访宿》正是其退隐生活的真实写照。诗题中的“麹生”或指“酒”,或借用道教中的一种仙人,这里的“麹生”既可理解为酒的拟人化,也可以象征诗人的超然心境,借以表达诗人在自然中寻求精神慰藉与超脱尘世的追求。

### 诗文解析
1. **首句“名宦老慵求”**:诗人在年轻时曾追求名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官场的厌倦逐渐显现,表达了诗人对权力与地位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世俗追求的疏离。

2. **“退身安草野”**:诗人选择远离尘嚣,安身于草野之中,不仅是在地理位置上的退隐,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3. **“家园病懒归”**:诗人可能因疾病或内心深处的某种羁绊而无法返回自己的家园,但这样的描述也暗示了对当前生活环境的适应与接受,表现了一种在逆境中找寻生活意义的态度。

4. **“寄居在兰若”**:“兰若”多指佛寺,诗人选择寄居于寺中,可能是在寻求佛教的智慧与平静,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5. **“薜衣换簪组”、“藜杖代车马”**:诗人用薜荔制成的衣裳代替官服,藜杖作为出行的工具,这些细节描绘出诗人生活简单、质朴的一面,同时也象征着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心灵的解放。

6. **“行止辄自由,甚觉身潇洒”**: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7. **“晨游南坞上,夜息东庵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诗人以自然的循环为生活节奏,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8. **“人间千万事,无有关心者”**:诗人认为世间的一切纷扰与他无关,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心的深刻洞察。

### 结论
《麹生访宿》通过描绘诗人退隐山林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宁静与超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身份和生活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白居易个人的生活哲学,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叛与超越,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