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 tián sān shǒu
归田三首
bìng yǎn hūn shì yè shuāi bìn sà rú qiū |
病眼昏似夜 衰鬓飒如秋 |
chú què xū yī shí píng shēng bǎi shì xiū |
除却须衣食 平生百事休 |
zhī jūn shàn yì zhě wèn wǒ jué yí bù |
知君善易者 问我决疑不 |
bù bo fēi tā gù rén jiān wú suǒ qiú |
不卜非他故 人间无所求 |
《归田三首》古诗词释义:
### 归田三首·其一
#### 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年老体衰、退隐田园后对生活和哲学的思考。
1. **病眼昏似夜,衰鬓飒如秋,**
这两句诗描述了作者的年迈体衰。眼睛如同夜晚一般昏暗,表明视力已严重下降;鬓发随风飘扬,如同秋天落叶,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和时光的流逝。
2. **除却须衣食,平生百事休,**
“除却”意味着除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作者的日常活动已经很少。“衣食”在这里指的是生活的基本需求,如衣着和食物。在年老之后,各种生活琐事都变得不再重要,基本需求成了生活的全部焦点。
3. **知君善易者,问我决疑不,**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智慧的钦佩和渴望。他自称为“善易者”的朋友询问,希望对方能解答他心中的疑惑,暗含了在精神和哲学层面寻求指导的意图。
4. **不卜非他故,人间无所求。**
“不卜”意为不进行占卜或预测,表明作者内心已经超脱了对未来的不安和不确定性,不再对命运或外界事物有所期待。“人间无所求”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淡然,以及在精神层面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和安宁。
### 总结
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在年老体衰后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他意识到除了基本的衣食外,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已经不再重要。同时,表达了对智慧和精神满足的渴望,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归田三首》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归田三首》是其晚年归隐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反思,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满足。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因年老病衰而产生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道家思想和易学的深刻理解与应用,反映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 首句“病眼昏似夜,衰鬓飒如秋”描绘了诗人晚年身体状况的不佳,眼睛昏花如同夜晚,鬓发稀疏如同秋天。这种形象的比喻不仅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外在的衰老状态,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疲惫与困扰。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诗人面对的是生活的艰难与挑战,特别是“除却须衣食,平生百事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基本生存需求的无奈和对过去丰富生活的怀念。
### 接下来,“知君善易者,问我决疑不”表明诗人对易学的深入理解和尊敬。易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强调顺应自然,预测和解决问题。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向理解易学的友人寻求生活中的指引,表达了他面对生活难题时的寻求智慧和解答的渴望。
### “不卜非他故,人间无所求”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的体现。这句诗表达的是,他不再依靠占卜或者外在的求索来解决问题,而是“人间无所求”,意指他已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不再对物质世界有过多的欲望和追求,而是更加专注于精神层面的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归田三首》是白居易晚年归隐生活的艺术再现,诗中充满了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和追求。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