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o huí yóu chéng nán
朝回游城南
zhàn zhàn yù quán sè yōu yōu fú yún shēn |
湛湛玉泉色 悠悠浮云身 |
xián xīn duì dìng shuǐ qīng jìng liǎng wú chén |
闲心对定水 清净两无尘 |
shǒu bǎ qīng qióng zhàng tóu dài bái guān jīn |
手把青筇杖 头戴白纶巾 |
xīng jǐn xià shān qù zhī wǒ shì shuí rén |
兴尽下山去 知我是谁人 |
《朝回游城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朝回游城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自身心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静如水的生活态度。下面,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的意思:
1.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山水画。"湛湛"形容泉水清澈深邃,"玉泉色"点明了泉水的色泽纯净而如玉,给人以清冷、纯洁之感。"悠悠"形容浮云悠闲飘逸,"浮云身"是作者借浮云来比喻自己的身世飘忽不定,像浮云一般。
2. **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
"闲心"指的是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悠闲。"定水"可以理解为平静的水面,或者用作对自身内心的一种比喻,表示作者心境如水,不动声色。"清净两无尘"表达的是在内心与外界的相对独立和纯净,没有外界的尘埃和杂念,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3. **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
"青筇杖"是竹制的行杖,用于登山或远行,"白纶巾"则是古代文人儒士常用的头巾,用来包裹头颅,此处象征了作者的文人气质与悠闲的生活态度。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手持竹杖、头戴白巾,准备出行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随性自在的氛围。
4. **兴尽下山去,知我是谁人**:
"兴尽"指作者游玩的兴致达到了顶点,"下山去"表明了他完成了这次出游,即将返回。"知我是谁人"则蕴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作者虽然享受了短暂的自由与宁静,但面对社会的复杂和自身的身份定位,仍然感到困惑和不确定。二是体现了作者对于身份、存在意义的深思,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个人身份的探索。诗人通过描绘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达出了一种超越功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哲学。
《朝回游城南》古诗词赏析:
《朝回游城南》是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律诗,以其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和清新脱俗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描绘自然之静美**:“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起首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清澈的泉水比喻为“湛湛玉泉色”,将其纯净透明的色泽与之相称,同时将自己比喻为“悠悠浮云身”,以飘逸自在的云比喻自己的心情。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2. **中句表达内心之平静**:“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这里的“闲心”和“定水”都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平静和对外界杂念的超脱。通过与“定水”的相对,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平静与纯净,如同水的清澈能够映照出真实的自我,而诗人的心灵也在这种静水中得到了洗涤,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
3. **后句展现生活之闲适**:“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出游时的行装,以“青筇杖”和“白纶巾”两样物品,展现了他出游时的闲适与雅致,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这种简朴而优雅的装备,与前文的“闲心”和“清净”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境。
4. **尾句体现人生之哲思**:“兴尽下山去,知我是谁人”。最后一句诗以问句的形式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本质的深思。这里的“兴尽”不仅指的是游玩的兴致已尽,也暗喻了对世间繁华与功名利禄的暂时放下。通过“知我是谁人”的疑问,诗人似乎在思考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真正的自我是什么。这种哲思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自然与内心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本质的深思,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