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hōu xíng ( jiāng zhōu lù shàng zuò )

舟行(江州路上作)

作者:白居易 
cháo tuì mǎ wèi kùn     qiū chū rì yóu zhǎng
朝退马未困   秋初日犹长
huí pèi chéng nán qù     jiāo yě zhèng qīng liáng
回辔城南去   郊野正清凉
shuǐ zhú jiā xiǎo jìng     yíng huí rào chuān gāng
水竹夹小径   萦回绕川冈
yǎng kàn wǎn shān sè     fǔ nòng qiū quán guāng
仰看晚山色   俯弄秋泉光
qīng sōng xì wǒ mǎ     bái shí wèi wǒ chuáng
青松系我马   白石为我床
cháng shí zān zǔ lèi     cǐ rì hé shēn wàng
常时簪组累   此日和身忘
dàn suí yuān lù mò     mù yóu ōu hè páng
旦随鹓鹭末   暮游鸥鹤旁
jī xīn yī yǐ jǐn     liǎng chù bù luàn xíng
机心一以尽   两处不乱行
shuí biàn xīn yǔ jì     fēi xíng yì fēi cáng
谁辨心与迹   非行亦非藏

《舟行(江州路上作)》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舟行》诗,描绘了一次由城市进入郊野的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行程中的自然美景和个人心境的转变,同时融入了对官场生活和隐逸生活的对比和反思。

### 1. 朝退马未困, 秋初日犹长

此句开始,诗人便以清晨退朝之后,马还未感到疲惫的轻松状态引入,同时点明季节是初秋,阳光依然充足。这为整首诗营造了明亮、轻松的氛围。

### 2. 回辔城南去, 郊野正清凉

诗人选择在城南的郊外行进,这里描述的是离开繁华城市,步入宁静郊野的情景。郊外的空气更加清新,温度也相对凉爽,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

### 3. 水竹夹小径, 萦回绕川冈

小径两旁是水和竹子,它们弯曲蜿蜒,环绕着河岸和山冈。这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暗示着诗人行进路线的自然与随意。

### 4. 仰看晚山色, 俯弄秋泉光

“晚山色”和“秋泉光”分别从“仰”和“俯”的视角展现了傍晚山景的色彩和秋日泉水的光泽。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象征着诗人放松心情,享受此刻宁静的时光。

### 5. 青松系我马, 白石为我床

诗人想象马系在青松下,自己躺在白石上休息。青松和白石分别象征自然与纯净,通过这样的细节,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6. 常时簪组累, 此日和身忘

“簪组”是中国古代官吏的服饰配件,这里指代官职。诗人通过对比日常繁忙的官场生活与此刻的放松状态,表达了对世俗官场的疲惫与厌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7. 旦随鹓鹭末, 暮游鸥鹤旁

“鹓鹭”和“鸥鹤”都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分别代表官场和隐逸生活。早晨随同官员队伍出行,傍晚则与鸥鹤为伴,体现了诗人对两种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

### 8. 机心一以尽, 两处不乱行

“机心”指官场中的机巧心思,诗人通过“尽”字表示对这种心理状态的放下,不再为官场的繁杂所累。这表明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

### 9. 谁辨心与迹, 非行亦非藏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即自己的内心与外界的行为已经融为一体,既非刻意逃避,也非刻意隐匿,达到了心与行为的自然统一。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次从城市到郊野的旅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其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舟行(江州路上作)》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舟行》描绘了诗人离开政务繁忙的官场,乘舟畅游江州路上的一段清新脱俗的自然之旅。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解放,展现了诗人从世俗束缚中解脱出来,寻求自然与内心和谐统一的过程。

首先,诗的开头“朝退马未困,秋初日犹长”,点明了诗人选择出游的时间,即官场政务结束后,秋天的早晨,阳光尚好,没有酷暑的困扰,是一个出游的好时机。这种时机的选择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的敏感,以及他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接着,“回辔城南去,郊野正清凉”,描绘了诗人策马离开城郊的一幕,那里是一片凉爽的郊野,充满了宁静和自由的气息。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渴望逃离喧嚣、寻找宁静的心境。

“水竹夹小径,萦回绕川冈,仰看晚山色,俯弄秋泉光”,通过水边竹林的夹道、曲折蜿蜒的小径、环绕的山冈,以及仰视晚山的壮丽景色和俯视秋水的光芒,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让诗人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和官场的压力。

“青松系我马,白石为我床”,这里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马系在青松下,自己则在白石上休息,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

“常时簪组累,此日和身忘”,道出了诗人过去长期在官场中的忙碌和束缚,而今却能暂时忘却这一切,沉浸于自然之中。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旦随鹓鹭末,暮游鸥鹤旁,机心一以尽,两处不乱行”,通过对比官场的忙碌与自然的宁静,诗人表达了从官场政务中解脱出来,追求心灵自由的意愿。这种转变不仅是对生活态度的调整,更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谁辨心与迹,非行亦非藏”,最后两句则表明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和对自由的真正理解。他不再被表面的行动和行为所束缚,而是通过心灵的旅行,达到了一种内心与行为、行动与隐匿的和谐统一。这种境界,是对个人精神自由的最高追求,也是对白居易诗风中常出现的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性深处的探索的完美体现。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舟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深刻记录,展现了诗人从官场束缚中解脱出来,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与实现的过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