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xún yáng lóu ( zì cǐ hòu shī jiāng zhōu sī mǎ shí zuò )
题浔阳楼(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
xīn xuě mǎn qián shān chū qíng hǎo tiān qì |
新雪满前山 初晴好天气 |
rì xī qí mǎ chū hū yǒu jīng dū yì |
日西骑马出 忽有京都意 |
chéng liǔ fāng zhuì huā yán bīng cái jié suì |
城柳方缀花 檐冰才结穗 |
xū yú fēng rì nuǎn chǔ chù jiē piāo zhuì |
须臾风日暖 处处皆飘坠 |
xíng yín shǎng wèi zú zuò tàn xiāo hé yì |
行吟赏未足 坐叹销何易 |
yóu shèng lǐng nán kàn fēn fēn bú dào dì |
犹胜岭南看 氛氛不到地 |
juǎn sì bǎi sān shí |
卷四百三十 |
《题浔阳楼(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担任江州司马时所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从京城被贬谪至边远之地后心境的变化。下面分段解释诗意:
1. **新雪满前山,初晴好天气,日西骑马出,忽有京都意**:
- 描述了诗人所在之地的景象,新雪覆盖了前方的山峦,天空初晴,空气清新。日落时分,诗人骑马外出,心中涌起对京城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情感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2. **城柳方缀花,檐冰才结穗,须臾风日暖,处处皆飘坠**:
- 描述了春日城中的景色。城中的柳树开始开花,屋檐上的冰凌结成了穗。然而,很快,暖风和阳光的到来使得这些冰凌开始融化,飘落下来。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3. **行吟赏未足,坐叹销何易,犹胜岭南看,氛氛不到地**:
- 诗人行走在路上,一边吟诗一边欣赏眼前的美景,心中尚未满足;然而,想到所处之地与京城相隔万里,时光流逝如此之快,不免坐下来感叹。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尽管身处如此美丽的景色中,但仍旧无法弥补与京城的隔阂。
4. **卷四百三十**:
- 这句话在古代诗词中常见,往往用来表示这是诗集或诗卷中的第几首诗。在这里,它表示这是诗集中的一首诗,编号为四百三十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情感流露,反映了诗人被贬谪后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所产生的复杂情绪。
《题浔阳楼(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题浔阳楼》,写于江州司马时期,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与对时间、生命易逝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京都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 环境描写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新雪满前山”、“初晴好天气”、“城柳方缀花”、“檐冰才结穗”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幅清新、宁静的自然风光图。新雪覆盖的山峦、初晴的天空、正在发芽的柳树、檐下的冰柱,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冬春交替、万物复苏的美丽画卷,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欣赏。
### 情感表达
“忽有京都意”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欣赏眼前的自然美景时,不自觉地联想到京都的繁华与喧嚣,流露出对京城生活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作者在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后,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 人生哲思
“行吟赏未足,坐叹销何易”这两句诗,蕴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行走在自然中,虽然欣赏美景未尽,但时光流逝之快,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短暂,好景不常。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深刻反思。
### 对比手法
诗中通过“犹胜岭南看,氛氛不到地”这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当前所在之地的景色的肯定与赞赏。与岭南地区比较,这里的景致更为清晰、完整,没有雾气遮挡,更能直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这不仅是一种地理环境的描述,更反映了作者对当下所处环境的满意与珍惜。
### 总结
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与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环境的满意。通过对景物的细致观察与情感的深入挖掘,诗作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作者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