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 pén shuǐ
泛湓水
lú gōng shān xià zhōu pén pǔ shā biān zhái |
庐宫山下州 湓浦沙边宅 |
zhái běi yǐ gāo gāng tiáo tiáo shù qiān chǐ |
宅北倚高冈 迢迢数千尺 |
shàng yǒu qīng qīng zhú zhú jiān duō bái shí |
上有青青竹 竹间多白石 |
máo tíng jū shàng tou huò dá mén sì pì |
茅亭居上头 豁达门四辟 |
qián yíng juàn lián bó běi yǒu shī chuáng xí |
前楹卷帘箔 北牖施床席 |
jiāng fēng wàn lǐ lái chuī wǒ liáng xī xī |
江风万里来 吹我凉淅淅 |
rì gāo gōng fǔ guī jīn hù suí shǒu zhì |
日高公府归 巾笏随手掷 |
tuō yī zì sāo shǒu zuò wò rèn suǒ shì |
脱衣恣搔首 坐卧任所适 |
shí qīng yī bēi jiǔ kuàng wàng hú tiān xī |
时倾一杯酒 旷望湖天夕 |
kǒu yǒng dú zhuó yáo mù sòng guī fēi hé |
口咏独酌谣 目送归飞翮 |
cán wú chū chén cāo wèi miǎn zhé yāo yì |
惭无出尘操 未免折腰役 |
ǒu huò cǐ xián jū miù shì gāo rén jì |
偶获此闲居 谬似高人迹 |
《泛湓水》古诗词释义:
《泛湓水》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淡泊宁静的隐居生活场景。下面是逐段解释: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白居易居住在庐宫山下的一座城市中,他的住所位于湓浦江边的沙滩上。庐宫山、湓浦江,都是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为他的隐居生活提供了绝佳的背景。
宅北倚高冈,迢迢数千尺:
他家的北面紧靠着一座高耸的山冈,山冈高耸入云,距离地面有数千尺之遥。这不仅为他的住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野,也让整个环境显得更加幽静和神秘。
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
山冈上长满了青翠的竹子,竹林间散落着许多白色的石头,给人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竹与石的搭配,增加了环境的层次感和自然美。
茅亭居上头,豁达门四辟:
在他的住宅上头,建有一座用茅草覆盖的亭子,亭门宽敞,向四个方向敞开,便于空气流通,同时也为他提供了一个观景和休息的场所。
前楹卷帘箔,北牖施床席:
在亭子的前廊,挂着可以卷起的帘箔,以便在天气晴朗时享受清风和阳光。北面的窗户上铺设着床席,可能是为了夏日乘凉或是在凉爽的夜晚里观赏夜空。
江风万里来,吹我凉淅淅:
从远处的江面上吹来的微风,清凉而柔和,拂过他的面庞,带来一丝丝的凉意,使他在炎炎夏日里感到舒适。
日高公府归,巾笏随手掷:
一天工作结束,他从官府返回家中,脱下官服,扔掉头巾和笏板,象征着他从官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回归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脱衣恣搔首,坐卧任所适:
脱下衣物,他随意地搔抓着头,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随心所欲,不拘一格,体现了他放浪形骸、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时倾一杯酒,旷望湖天夕:
偶尔,他饮一杯酒,闲适地眺望着湖水与天空相接的美景,享受着日落时分的宁静与美丽。
口咏独酌谣,目送归飞翮:
他口中吟唱着自创的独酌之歌,眼睛则看着天空中飞鸟归巢,心中的思绪随鸟儿的飞翔而飘向远方。
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
他虽向往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生活,但仍旧有无法摆脱的尘世束缚和官场的牵绊,感到有些无奈。
偶获此闲居,谬似高人迹:
这样的隐居生活虽然难得,却像高人般闲适自在,偶尔可以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虽然他知道自己并不能完全脱离红尘的羁绊。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解脱。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
《泛湓水》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泛湓水》一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沉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环境描绘的细腻**:诗的开篇描述了作者所居住的环境——庐宫山下的州宅,通过“湓浦沙边”、“高冈”、“青青竹”、“白石”等意象,构建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山水画卷。这种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空间布局的巧思**:茅亭的设立以及其四面开窗的设计,体现了诗人对空间利用的巧思。通过“豁达门四辟”和“前楹卷帘箔”等描述,展现出一个既具有开放性又充满自然感的空间,进一步强化了与自然的亲近感。
3. **时间与情感的交融**:从“江风万里来”到“日高公府归”,诗人在自然与社会生活之间切换,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通过“巾笏随手掷”、“脱衣恣搔首”等细节,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4. **情感的抒发与自我反思**: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摆脱世俗束缚的无奈与自我反思。特别是“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5. **隐逸与现实的矛盾**:整首诗展现了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与现实官场束缚之间的矛盾。通过“偶获此闲居,谬似高人迹”等表述,既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也暗示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与追求。
综上所述,《泛湓水》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个人情感的佳作,通过对环境、情感、时间和空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