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ē xīn
约心
qiāo qiāo bì xià chuáng shā lóng gěng cán zhú |
悄悄壁下床 纱笼耿残烛 |
yè bàn dú mián jué yí zài sēng fáng sù |
夜半独眠觉 疑在僧房宿 |
《约心》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约心》。诗中描绘了一个安静夜晚的场景,诗人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周围的环境显得十分宁静,仅有的光线来自于纱笼中摇曳的残烛。深夜,诗人醒来,感觉周围环境与僧房相似,产生了一种置身于僧人住所的错觉。全诗反映了诗人在孤独夜晚的沉思与感受,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1. **悄悄壁下床,纱笼耿残烛**:诗的首句描述了场景的安静与光线的微弱。"悄悄"二字,营造出夜晚的寂静氛围。"壁下床"描绘了床铺放置的位置,暗示环境的封闭性或远离人群的特点。"纱笼"指用纱布或薄纱制成的灯笼或罩子,用来遮挡光线。"耿"在这里指的是光线摇曳闪烁的样子。"残烛"则意味着蜡烛燃烧所剩不多,光线变得暗淡。整个句子描绘了一个光线微弱、环境静谧的夜晚场景。
2. **夜半独眠觉,疑在僧房宿**:诗人描述自己在深夜醒来时的体验。"夜半"表明时间已是深夜,"独眠觉"则强调了诗人此时是独自一人。"觉"有觉醒的意思,意味着诗人从梦中醒来。"疑在僧房宿"表达了诗人醒来后的错觉。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可能会感到有些许孤独或宁静,因此产生了自己仿佛置身于僧人住所的错觉。这一句既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也暗示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僧人生活有某种程度的向往或敬仰。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夜晚的寂静场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白居易在孤独与宁静中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约心》古诗词赏析:
《约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歌,诗歌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和情境渲染,展示了诗人深夜时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与自我反省。
首句“悄悄壁下床,纱笼耿残烛”描绘了深夜环境的静谧与光线的微弱,营造出一种幽暗而宁静的氛围。纱笼的“耿”字,既指烛光微弱、摇曳不定,也暗含着诗人情感的波澜。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环境的敏感。
接着的“夜半独眠觉,疑在僧房宿”将诗人的思绪推向了另一个层次。夜半时分,诗人由孤寂转而产生了幻觉,误以为自己是在僧房中过夜。这种错觉可能是由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孤独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是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僧房,作为精神寄托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简朴、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与世俗生活的喧嚣形成对比,引发了诗人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深夜场景和诗人内心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示了白居易对于自我、孤独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度思考。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比和联想,触动人心,让读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人生、理想、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