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hí sǔn

食笋

作者:白居易 
cháng wén nán huá jīng     qiǎo láo zhì yōu chóu
常闻南华经   巧劳智忧愁
bù rú wú néng zhě     bǎo shí dàn áo yóu
不如无能者   饱食但遨游
píng shēng ài mù dào     jīn rì jìn cǐ liú
平生爱慕道   今日近此流
zì lái xún yáng jùn     sì xù hū yǐ zhōu
自来浔阳郡   四序忽已周
bù fēn wù hēi bái     dàn yǔ shí chén fú
不分物黑白   但与时沉浮
cháo cān xī ān qǐn     yòng shì wèi shēn móu
朝餐夕安寝   用是为身谋
cǐ wài jí xián fàng     shí xún shān shuǐ yōu
此外即闲放   时寻山水幽
chūn yóu huì yuǎn sì     qiū shàng yǔ gōng lóu
春游慧远寺   秋上庾公楼
huò yín shī yī zhāng     huò yǐn chá yī ōu
或吟诗一章   或饮茶一瓯
shēn xīn yī wú xì     hào hào rú xū zhōu
身心一无系   浩浩如虚舟
fù guì yì yǒu kǔ     kǔ zài xīn wēi yōu
富贵亦有苦   苦在心危忧
pín jiàn yì yǒu lè     lè zài shēn zì yóu
贫贱亦有乐   乐在身自由

《食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每个段落都在探讨不同生活状态中的优点与缺点,以及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以下是对各段落的逐段解释:

### 第一段
**常闻南华经,巧劳智忧愁,不如无能者,饱食但遨游**。
- **常闻南华经**:引用了《南华经》,即《庄子》一书。《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作,探讨了人生哲学、自然之道以及超越物质的生活方式。
- **巧劳智忧愁**:指聪明人(“巧劳”意为巧手劳力)和智者(“智”)会因为过度思考和追求而感到忧愁。
- **不如无能者,饱食但遨游**:相比之下,无能者(这里可能特指在《庄子》哲学中所追求的“无为”状态的人)能享受简单的生活,饱食后闲游自得。

### 第二段
**平生爱慕道,今日近此流,自来浔阳郡,四序忽已周**。
- **平生爱慕道**:诗人一生都热爱和追求道(道可以理解为自然之道、宇宙真理或生活的最高原则)。
- **今日近此流**:表明诗人现在接近了一种与《庄子》哲学相似的生活方式,强调与自然和道的契合。
- **自来浔阳郡,四序忽已周**:指诗人来自浔阳郡,时间快速流逝,一年四季已过去,隐含着时光飞逝的感慨。

### 第三段
**不分物黑白,但与时沉浮,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此外即闲放,时寻山水幽,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
- **不分物黑白**:意思是不再区分事物的是非黑白,即不再执着于事物的表面好坏。
- **但与时沉浮**:随顺世间,不做过多的抗拒或挣扎,如同随波逐流。
- **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每天的饮食和睡眠都十分简单,只为了身体的健康和安宁。
- **此外即闲放,时寻山水幽**:除开日常的生活,还有闲暇时间去探索幽静的山水,享受自然之美。
- **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指在特定季节去往特定地点(慧远寺和庾公楼),与自然和历史的文化景观产生精神上的联结。

### 第四段
**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
- **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有时吟诵诗歌,有时品茗,这是诗人闲适生活的两个侧面,充满艺术与精神的享受。
- **身心一无系**:心灵与身体都处于自由无拘束的状态。
- **浩浩如虚舟**:比喻心灵像漂浮在水面的空船一样自由自在,没有挂碍。

### 第五段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
-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即使拥有财富和地位,也会因追求、维持这些外在的成功而感到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 **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贫贱者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他们因为身体自由和精神上的满足而感到快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追求可能带来的苦恼的反思。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成功与失败之上的精神境界。

《食笋》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食笋》诗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通过对食笋这一日常行为的描绘,作者融入了深刻的哲思与个人情感,呈现了一个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标题与主题**:标题“食笋”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食笋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却能引出作者对于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全诗通过描绘食笋的日常生活细节,探讨了幸福与自由的本质。

2. **引用与对比**:开头引用了《南华经》中的智慧,通过“巧劳智忧愁,不如无能者,饱食但遨游”对比了世俗追求与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这暗示了作者对传统智慧的认同,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3. **时间与季节的流转**:“自来浔阳郡,四序忽已周”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作者通过这一自然现象的观察,引出对生命循环与生活状态的思考。这种对时间的敏感和对自然的亲近,体现了作者的诗性与生活哲学。

4. **生活与情感**:“不分物黑白,但与时沉浮,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描述了一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接着,通过列举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等行为,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热爱,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活之美的追求。

5. **情感的释放**:“此外即闲放,时寻山水幽,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这部分通过具体的行为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体现了其情感的释放与心灵的净化。

6. **富贵与贫贱的辩证**:“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这一部分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价值的辩证思考,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心自由与平和的重要性,超越了外在物质条件带来的局限。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食笋》不仅仅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的小品诗,更是一首深邃的哲学诗,通过对食笋这一平凡行为的诗化,探讨了生活的真谛、幸福的源泉以及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