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o chí èr shǒu
小池二首
zuó wò bù xī shí jīn qǐ nǎi cháo jī |
昨卧不夕食 今起乃朝饥 |
pín chú hé suǒ yǒu chuī dào pēng qiū kuí |
贫厨何所有 炊稻烹秋葵 |
hóng lì xiāng fù ruǎn lǜ yīng huá qiě féi |
红粒香复软 绿英滑且肥 |
jī lái zhǐ yú bǎo bǎo hòu fù hé sī |
饥来止于饱 饱后复何思 |
yì xī róng yù rì dài jīn qióng tuì shí |
忆昔荣遇日 迨今穷退时 |
jīn yì bù dòng něi xī yì wú yú zī |
今亦不冻馁 昔亦无馀资 |
kǒu jì bù jiǎn shí shēn yòu bù jiǎn yī |
口既不减食 身又不减衣 |
fǔ xīn sī zì wèn hé zhě shì róng shuāi |
抚心私自问 何者是荣衰 |
wù xué cháng rén yì qí jiān fēn shì fēi |
勿学常人意 其间分是非 |
《小池二首》古诗词释义:
《小池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两首诗,是他在贫困时期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首**
**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 前半句描述了诗人昨晚未进食,早上醒来感到饥饿。后半句则是说在贫穷的厨房里,有什么可以烹饪的呢?只能煮些稻米和秋葵。
**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 描述了秋葵的颜色和口感。红粒可能是指稻米,它煮后香气四溢,质地柔软;绿英则是秋葵,吃起来滑嫩且丰满。
**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 当饥饿时只关心填饱肚子,满足了饥饿感之后,就没有更多的想法了。反映了在饥饿面前,生存是最基本的需求。
**忆昔荣遇日,迨今穷退时:** 回忆过去荣华的日子,如今却陷入贫困退步的境地。
**今亦不冻馁,昔亦无馀资:** 今天不担心挨冻饿,过去也没有多余的财产。说明他的生活境遇虽然有所变化,但物质匮乏是始终存在的问题。
**口既不减食,身又不减衣:** 尽管生活的质量没有改变,但口和身的基本需求,即饮食和衣物,并没有减少。
**抚心私自问,何者是荣衰:** 诗人自问,什么是荣与衰。他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试图理解生命中的起伏变化。
**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建议人们不要仅以表面的荣华与贫困来评判生活,因为在人生的起伏中,荣与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其中包含了更多的复杂性和非黑白的模糊地带。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本质的探寻。
《小池二首》古诗词赏析:
这首《小池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抒情诗。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小情趣,也深刻地反映了他对人生荣辱、穷富变迁的思考与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贫富与饱足
诗的前两句“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描绘了诗人从昨晚到今早生活的状态,暗示出诗人生活贫困、餐食无定的现状。接下来,“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则具体描绘了他简陋厨房里的一顿简单饭菜。诗人选用“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来形容这顿饭,虽然质朴无华,但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对生活琐碎的满足感和感恩之心。
### 人生荣辱
“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表达了人生的循环和满足。人生中的饥饿(贫穷、不如意)与饱足(满足、享受)是循环往复的,饱足之后的思考,可能更多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 荣衰与是非
诗人提出“抚心私自问,何者是荣衰”,表达了对人生荣辱的深刻思考。他质疑“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意味着不要盲目认同常人对荣辱的定义,而应深入思考,找到自己心中的价值标准。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 总结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变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乐观、坚韧的品质,也传递了对生活琐碎之美和深刻人生哲理的欣赏。白居易以其简洁而富含哲理的语言,将日常生活的平凡与深刻思考紧密结合,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