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qiū rì huái biāo zhí ( shí biāo zhí chū mù lǐ zhōu )

秋日怀杓直(时杓直出牧澧州)

作者:白居易 
qīng chén lín jiāng wàng     shuǐ qín zhèng xuān fán
清晨临江望   水禽正喧繁
fú yàn yǔ ōu lù     yóu yáng xì cháo tūn
凫雁与鸥鹭   游飏戏朝暾
shì yǒu yù jī zhě     qiè zhī lái yuǎn cūn
适有鬻鸡者   挈之来远村
fēi míng bǐ hé lè     jiǒng shù cǐ hé yuān
飞鸣彼何乐   窘束此何冤
wō wō shí sì chú     zhào fù tóng yī fán
喔喔十四雏   罩缚同一樊
zú shāng jīn jù suō     tóu qiǎng huā guān fān
足伤金距缩   头抢花冠翻
jīng sù fèi yǐn zhuó     rì gāo yì tú mén
经宿废饮啄   日高诣屠门
chí huí wèi sǐ jiān     jī kě yù xiāng tūn
迟回未死间   饥渴欲相吞
cháng mù gǔ rén dào     rén xìn jí yú tún
常慕古人道   仁信及鱼豚
jiàn zī shēng cè yǐn     shú fàng shuāng lín yuán
见兹生恻隐   赎放双林园
kāi lóng jiě suǒ shí     jī jī tīng wǒ yán
开笼解索时   鸡鸡听我言
yǔ ěr qiāng sān bǎi     xiǎo huì hé zú lùn
与尔镪三百   小惠何足论
mò xué xián huán què     qí qū mán bào ēn
莫学衔环雀   崎岖谩报恩

《秋日怀杓直(时杓直出牧澧州)》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秋日怀杓直(时杓直出牧澧州)》,通过对清晨江边水禽的观察和对一只被捕鸡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仁爱和慈悲的渴望。以下是逐段解释:

### 首段
清晨,我站在江边,俯瞰江面,水禽的喧闹与繁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水面上,凫雁与鸥鹭在朝阳的照耀下自由地游弋、嬉戏。这时,远处传来叫卖鸡的声音,一个卖鸡的人带着几只鸡出现在了更远的村庄。

### 中段
水禽们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它们所处的环境显得如此美好。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捕捉的鸡,它们被置于不自由的环境中,被迫接受束缚与限制。鸡们飞鸣着,表达它们内心的快乐,同时也诉说着自己的困境与冤屈。

### 下段
十四只小鸡被一只笼子束缚在一起,它们的金距(鸡足上的钩状物)被扣住,花冠被硬性扳翻。长时间的禁锢导致它们无法正常饮水和啄食,到了中午,它们依旧困在那道屠门附近,尚未遭受屠戮的命运。在这期间,它们之间为了生存而产生了相食的欲望。

### 结尾段
作者在看到这种情境后,想起了古人的仁爱之道,即对鱼豚这样的弱小生物也要施以仁慈与信任。他内心产生了怜悯之情,决定赎下那两只鸡,放生到附近的林园中。当打开笼子,解开绳索时,鸡们被释放的瞬间,作者向它们道出了自己的心意:对于赎放的三百钱,虽是小恩小惠,但对于鸡们而言,这是一份仁慈的体现。作者最后用典故“衔环雀”,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如那些报恩的鸟雀一般,尽管生活坎坷,但仍坚持报答善良之举。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江边水禽的自由与被捕鸡的困境,以及作者对这两者截然不同命运的对比,表达了对仁爱、慈悲和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秋日怀杓直(时杓直出牧澧州)》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秋日怀杓直(时杓直出牧澧州)》是一首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诗歌,它通过描写秋日清晨江边的自然景色和一个卖鸡人带着鸡前往远村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仁义、仁慈的向往。

首先,诗的开头“清晨临江望,水禽正喧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水禽的喧闹与繁盛的景象,与后文卖鸡人带来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白居易巧妙地运用了“朝暾”这一意象,既指清晨的阳光,也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预示着希望与改变的可能性。

接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鸡被束缚、压抑的痛苦情景:“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通过“飞鸣”与“窘束”这两个词组,形象地表现了鸡在自然与人类之间自由与束缚的矛盾。诗人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流露,对鸡的处境感同身受,表达了强烈的同情与悲悯之情。

“喔喔十四雏,罩缚同一樊”描绘了鸡雏们在笼中蜷缩的状态,使用“樊”字,不仅强调了囚禁的环境,也寓意着生命的束缚。接下来的“足伤金距缩,头抢花冠翻”进一步描绘了鸡被人为限制的外在形象,鸡失去本真,变得扭曲与痛苦。

“经宿废饮啄,日高诣屠门”描述了鸡长时间的饥饿和渴望解脱的无助。这里,“屠门”既是死亡的象征,也暗示了对自由的渴望,增加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仁慈和对生命的尊重:“常慕古人道,仁信及鱼豚,见兹生恻隐,赎放双林园。”他引用古人之道,推崇仁爱与信义,甚至愿意以实际行动——赎回这些鸡并放生,来实践自己的仁心。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对于仁义道德的追求和实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之美,也深刻反映了人类对于生命的伦理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白居易以这首诗表达了对弱小生命的同情与尊重,以及对个人行为道德的反思与追求,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