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 wù èr shǒu
齐物二首
shí bà yī jiào shuì qǐ lái liǎng ōu chá |
食罢一觉睡 起来两瓯茶 |
jǔ tóu kàn rì yǐng yǐ fù xī nán xié |
举头看日影 已复西南斜 |
lè rén xī rì cù yōu rén yàn nián shē |
乐人惜日促 忧人厌年赊 |
wú yōu wú lè zhě cháng duǎn rèn shēng yá |
无忧无乐者 长短任生涯 |
《齐物二首》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齐物二首》是两首诗,但实际上它们合为一整体,意在表达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两首诗并非直白的叙事诗,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以及对人们不同情感态度的对比,来表达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下面逐段解释这两首诗的大意:
### 第一首诗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饭后小憩的闲适生活。"食罢"指的是吃完饭,"一觉睡"暗示了一段短暂的休息时间。"起来两瓯茶"则是指起床后品茶,说明了他对生活节奏的把握和对细节的享受。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这一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举头看日影"表示他抬头望向窗外,注意到阳光的移动。"已复西南斜"意味着太阳已经偏向西南方,光线开始变得柔和,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诗人通过这样的日常景象,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这里诗人通过对比乐人和忧人的不同情感态度,表达了对生命中时间感受的多样性。"乐人惜日促"意味着快乐的人会更加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对他们来说是有限且宝贵的;"忧人厌年赊"则指出忧愁的人可能对时间感到厌烦,因为时间对他们来说似乎不够用或过于漫长。
### 第二首诗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领悟。"无忧无乐者"指的是那些既不感到快乐也不感到忧愁的人,他们可能更专注于生活的实际和规律,接受时间的长短与自己的生活状态。"长短任生涯"意味着他们顺其自然,不因时间的长短而过分焦虑或追求,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态度面对生命的流逝。
综上所述,《齐物二首》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饭后小憩、品茶、观察日影等,以及对不同情感态度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鼓励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长短和变化。
《齐物二首》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齐物二首》通过日常生活的小片段,表达了深沉的人生哲思。诗歌简洁而富有寓意,意在探讨人生的乐与忧,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和态度。
首句“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描绘了一幅平凡而日常的生活画面,从中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食后小憩,醒来品茶,看似简单的生活状态,实则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这种生活节奏的安排,既展现了对物质满足的看重,也体现了对精神愉悦的追求,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接下来的“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将视线转向自然,通过观察日影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日影从东方到西方的移动,如同生命的循环,提醒人们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逆转。这种对时间的敏感感知,引出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感受的探讨。乐人(可能指乐观、享乐的人)珍惜时间,因为它流逝得如此之快;而忧人(可能指忧患、严肃思考生活意义的人)则厌烦年岁的延长,因为时间似乎永无尽头。这种对比反映了不同心态下对时间的不同体验和感知,蕴含了对人生苦乐的看法。
最后,“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人似乎在说,那些既不沉浸在快乐中,也不沉溺于忧愁中的人,他们以一种更为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活,不以时间的长短为评判生活价值的标准。这种生活哲学,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对现实的接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齐物二首》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白居易以诗的语言,展现了对生活态度、时间观和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读来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