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zǐ xiá lán rě
过紫霞兰若
jiē qián xià mǎ shí liáng shàng tí shī chù |
阶前下马时 梁上题诗处 |
cǎn dàn bìng shǐ jūn xiāo shū lǎo sōng shù |
惨澹病使君 萧疏老松树 |
zì jiē hái zì shěn yòu xiàng háng zhōu qù |
自嗟还自哂 又向杭州去 |
《过紫霞兰若》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过紫霞兰若》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路过一处名为紫霞兰若的寺庙时的所见所感。下面逐句解析:
1."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诗人行至此处,先下了马,然后在寺庙的台阶前驻足,可能是因为这个地点或这个寺庙在他过往的经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梁上题诗处,可能是诗人或过去其他访客在庙梁上题写诗文的地方,展示了寺庙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痕迹。
2."惨澹病使君,萧疏老松树":惨澹,形容景象或氛围的凄凉、黯淡。病使君在这里可能是指白居易自己,他自认为身体状况不佳,却依然被命运驱使着前往。萧疏,形容树的枝叶稀疏。老松树,这里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在历经沧桑后的老态。
3."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自嗟,自叹,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自哂,自嘲,体现了诗人在自叹之余的自我调侃。诗人在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命运的无常之后,又自嘲地意识到,自己又要前往杭州。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慨,也流露出了一丝幽默与淡然,体现了白居易诗作中的哲理意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身状态的审视与接纳。
《过紫霞兰若》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过紫霞兰若》,虽篇幅不长,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人生哲理。此诗写于诗人即将离开杭州之际,通过对紫霞兰若(古刹名)的回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过往的感慨。
首先,“阶前下马时”和“梁上题诗处”描绘了诗人当年到达紫霞兰若的场景,并暗示了他曾在此地有过或快乐或沉思的经历。这简短的描述中,蕴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着,“惨澹病使君”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当时身体欠佳的状态,更折射出他内心的沉重与疲惫。“惨澹”一词,既是对外在环境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痛苦。“萧疏老松树”则以老树的形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暗示了诗人面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自嗟还自哂”是全诗情感转折的关键所在。诗人一方面对自己因病离别杭州而感到哀伤(自嗟),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境遇和命运感到苦笑(自哂)。这种复杂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戏谑,展现了其独特的豁达与悲悯。
最后,“又向杭州去”一句既点明了诗人的行程,也预示了诗人未来的路途。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杭州的不舍,也暗含了对新旅程的期待与未知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寓言等修辞手法,不仅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也展现了其对生命、命运和未来的深刻思考。白居易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