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ǎn jiù shā mào ( mào jí gù lǐ shì láng suǒ zèng )

感旧纱帽(帽即故李侍郎所赠)

作者:白居易 
wǒ ài cǐ shān tóu     jí cǐ sān dēng lì
我爱此山头   及此三登历
zǐ xiá jiù jīng shě     liáo luò kōng quán shí
紫霞旧精舍   寥落空泉石
cháo shì rì xuān ài     yún lín zhǎng qiǎo jì
朝市日喧隘   云林长悄寂
yóu cún zhù sì sēng     kěn yǒu guī shān kè
犹存住寺僧   肯有归山客

《感旧纱帽(帽即故李侍郎所赠)》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感旧纱帽》是一首表达对旧日朋友和过去时光怀念的诗。让我们逐段解读其意:

**我爱此山头,及此三登历,紫霞旧精舍,寥落空泉石,**

首句“我爱此山头”表达了诗人对一处山峰的喜爱,这里的“山头”可能是作者经常前往的地方,或者是他心中珍贵的回忆之所。接着的“及此三登历”说明了作者多次来访,可能是因为这里有着特殊的感情或者自然美景。

“紫霞旧精舍,寥落空泉石”中的“紫霞”可能指的是山间美丽的云雾或某种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观。这里提到的“精舍”可能是古时的寺庙或修行之所,“寥落空泉石”则描绘出一种空旷、荒寂的景象,可能是指现在这个地方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与活力。

**朝市日喧隘,云林长悄寂,**

“朝市日喧隘”形象地描绘了都市的喧嚣与拥挤,与前文山间清幽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暗示了作者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尘世繁华的厌倦。

接下来的“云林长悄寂”描绘了一个与山林相关联的环境,这里的“云林”可能是飘着云雾的林间,这句表达了一种宁静、空灵的氛围,与上一句形成反差,凸显了作者内心对这份宁静的珍惜与怀念。

**犹存住寺僧,肯有归山客**

最后两句中,“犹存住寺僧”说明即便环境已变,但仍有人坚守在这里,可能是僧人或其他隐居者。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纯洁与坚守美好事物的赞美。

“肯有归山客”则表达了一种期待,即是否会有寻求回归自然、隐居山林的旅人出现。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回归自然、寻找心灵宁静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过去时光、过去友谊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山中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感旧纱帽(帽即故李侍郎所赠)》古诗词赏析:

《感旧纱帽》这首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之手。诗题“感旧纱帽”以及注解中的“帽即故李侍郎所赠”暗示了这首诗是作者对已故友人李侍郎的追忆与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对比,白居易表达了对往昔生活、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首句“我爱此山头,及此三登历”点明了诗人对山头的喜爱和多次造访的经历,隐含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接下来“紫霞旧精舍,寥落空泉石”描述了旧日友人李侍郎曾经居住的寺庙现在荒凉的景象,隐喻了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感慨。

“朝市日喧隘,云林长悄寂”将现实与往昔进行了对比。朝市的喧闹与云林的寂静形成鲜明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宁静自然的向往。这不仅是一种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蕴含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犹存住寺僧,肯有归山客”则在叙述中加入了哲学思考。僧人作为山寺的守护者,他们虽然生活在世间,但心志已超脱尘世。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超然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能够像僧人一样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综上所述,《感旧纱帽》不仅仅是一首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作,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与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对过去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