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ǎ shàng zuò
马上作
bù yì xī shěng sōng bù yì nán gōng jú |
不忆西省松 不忆南宫菊 |
wéi yì xīn chāng táng xiāo xiāo běi chuāng zhú |
惟忆新昌堂 萧萧北窗竹 |
chuāng jiān zhěn diàn zài lái hòu hé rén sù |
窗间枕簟在 来后何人宿 |
《马上作》古诗词释义:
《马上作》这首诗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他的内心感受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下面是逐段解释该诗的含义:
1."不忆西省松,不忆南宫菊,惟忆新昌堂,萧萧北窗竹," 这四句诗首先提到作者对过去的一些事物,如西省的松树、南宫的菊花等,都不再记得,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然后,他特别回忆起“新昌堂”这个地方以及那里的“北窗竹”,这里的“北窗竹”不仅是一个具体场景的描绘,也象征着一种清幽、宁静的过去生活。
2."窗间枕簟在,来后何人宿" 最后两句,诗人想象着“新昌堂”里窗边的枕席依旧在,但不知道在自己离开后,是谁在此处留宿。这里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带有一丝淡淡的伤感和孤独感。诗人或许在感慨,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美好只能在记忆中寻找,现实中的自己只能独自面对未来的路。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回忆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深情回顾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情感。
《马上作》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马上作》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情独白。诗中虽未直接描绘画面,但通过想象和联想,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绪与外界景物的和谐相融。
首句“不忆西省松,不忆南宫菊,惟忆新昌堂,萧萧北窗竹”表明诗人对于过去的生活环境,如西省的松树、南宫的菊花等自然景物以及宫廷中的建筑,并不特别怀念,反倒是对“新昌堂”中“萧萧北窗竹”的回忆最为深刻。这里的“新昌堂”和“北窗竹”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描述,更多的是诗人情感寄托的象征。北窗竹的“萧萧”之音,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接下来的“窗间枕簟在,来后何人宿”两句,将诗人的思绪进一步深化。枕簟,即竹席,是夏日常用的寝具,此处与“北窗竹”呼应,强调了诗人对那片竹林以及过往生活场景的眷恋。诗人自问“来后何人宿”,既是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也隐含着对于未来接替自己生活于此的人的疑问和期待。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情味和历史的厚重感。
白居易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还触及了关于时间、空间、记忆与现实的深层思考,体现了其对生活哲理的独特感悟。诗中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过往生活的深情回忆,既是对自然美的颂扬,也是对人生历程的反思,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