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ēng shāng shān zuì gāo dǐng
登商山最高顶
qiū huā zǐ méng méng qiū dié huáng rōng rōng |
秋花紫蒙蒙 秋蝶黄茸茸 |
huā dī dié xīn xiǎo fēi xì cóng xī dōng |
花低蝶新小 飞戏丛西东 |
rì mù liáng fēng lái fēn fēn huā luò cóng |
日暮凉风来 纷纷花落丛 |
yè shēn bái lù lěng dié yǐ sǐ cóng zhōng |
夜深白露冷 蝶已死丛中 |
cháo shēng xī jù sǐ qì lèi gè xiāng cóng |
朝生夕俱死 气类各相从 |
bú jiàn qiān nián hè duō qī bǎi zhàng sōng |
不见千年鹤 多栖百丈松 |
《登商山最高顶》古诗词释义:
### 登商山最高顶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秋色中,紫色的花朵像轻柔的紫雾,笼罩着山野,黄色的蝴蝶如同细软的金色绒毛,在花间飞舞。这一句描绘了秋天商山的一片生机与色彩,紫色花朵的朦胧和黄色蝴蝶的活泼交织出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
低垂的花朵下面,新生的小蝴蝶在花丛中嬉戏,它们在西边与东边的花丛间自由穿梭,充满活力和趣味。蝴蝶与花朵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
随着夕阳的西下,一阵凉爽的风吹来,花朵们开始纷纷飘落,落入花丛之中。落花与微风,描绘出了一幅傍晚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景象。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
夜幕降临,露珠在凉冷的空气中凝结,蝴蝶在花丛中已不再飞翔,它们静静地安息。这里暗含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以及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
**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
蝴蝶从清晨诞生到夜晚死亡,生命短暂而绚烂。这句话反映了生命的自然规律,蝴蝶与它们的同伴(可能是同类)一同生、一同死,共同分享着自然界的生命之气。
**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在这样的场景中,诗人想象中的千年老鹤并未出现,但它们可能经常栖息在百丈松树之上。这一句引出了对长生与永恒的思考,与前文的短暂生命形成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以及对自然界深层次的思考。诗人以蝴蝶和花朵为载体,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也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思考。
《登商山最高顶》古诗词赏析:
《登商山最高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登山所见的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界的深刻领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美的捕捉,还蕴含了深层次的生命哲学思考,以下是对诗作的赏析:
### 自然景象的描绘
首四句“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野的美景。紫色的秋花在微风中轻摇,黄色的蝴蝶在花丛中轻盈起舞,花儿低垂,蝴蝶轻巧地在花间穿梭,西东飞戏,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 时间与变化的隐喻
接着的“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描述了日落时分,凉风送爽,花儿纷纷凋零的场景。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规律——花开花落,同时也隐喻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花落代表着生命的结束,同时也预示着新的生命开始,是循环不息的自然规律的体现。
###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
接下来的两句“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白露冷凝,象征着夜晚的寒冷和生命的终结,而“蝶已死丛中”则是对生命消失的直接描述,通过蝴蝶这一自然界的小生命,映射出生命的脆弱与生命的循环。
### 生命哲学的思考
诗的最后四句“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蝴蝶和花朵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意义。这里,“朝生夕死”的蝴蝶,与“气类各相从”的花朵,似乎都在说明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其长度,而在于其存在的过程和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同时,与长寿的鹤相比,长寿的松树,诗人在对比中似乎在暗示生命的多样性和不拘一格的可能性。
### 结语
《登商山最高顶》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循环的思考,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风景的画卷,更是一首深沉的生命哲学之歌,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