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ùn tíng
郡亭
míng yuè zhào jūn xí bái lù zhān wǒ yī |
明月照君席 白露沾我衣 |
quàn jūn jiǔ bēi mǎn tīng wǒ kuáng gē cí |
劝君酒杯满 听我狂歌词 |
wǔ shí yǐ hòu shuāi èr shí yǐ qián chī |
五十已后衰 二十已前痴 |
zhòu yè yòu fēn bàn qí jiān jǐ hé shí |
昼夜又分半 其间几何时 |
shēng qián bù huān lè sǐ hòu yǒu yú zī |
生前不欢乐 死后有馀赀 |
yān yòng huáng xū xià zhū qīn yù xiá wèi |
焉用黄墟下 珠衾玉匣为 |
《郡亭》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郡亭》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深思人生、命运和价值的哲理。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明月照君席,白露沾我衣**:明亮的月光照在你的座位上,洁白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夜晚两种不同的感受。月光下的宴席可能显得宁静而高雅,而露水则可能是不经意间带来的小寒凉。
2. **劝君酒杯满,听我狂歌词**:我劝你满饮这杯酒,听我唱出那些狂放的歌词。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的豪情与热情,希望与友人共享欢乐时刻,通过酒和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3. **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痴**:人到五十之后,身体开始衰弱;二十岁之前,心智往往未成熟,行事鲁莽。这里反映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慨,强调了岁月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年少时的轻狂与成年后沉稳的对比。
4. **昼夜又分半,其间几何时**:一天之中,时间被平分为两半;在这段时间里,有多少个瞬间值得我们珍惜?此句表达了对时间的思考,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短暂,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5. **生前不欢乐,死后有馀赀**:活着时不快乐,死后留下许多财富。这句直白地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反思,指出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真正值得追求的是生前的幸福与满足。
6. **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为什么要在黄土之下,用珍贵的被褥和玉制的盒子装殓呢?这句诗批判了死后世界的虚无,提出对奢华葬礼的质疑,认为生命的价值不应该仅仅体现在死后物质的丰富上。
整首诗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色、饮酒、歌唱以及对人生、时间、价值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反思和对幸福的追求。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既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洞察,也传递了一种对生命简朴、真实价值的向往。
《郡亭》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郡亭》一诗,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歌,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慨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沉的生命哲思。诗中的景象描绘了明月照席,白露沾衣,这是一种静谧而自然的夜晚景色,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反思。同时,这样的场景也构成了诗中人物的情感背景,为后面的思考与感慨提供了一个自然的舞台。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人生的探讨与反思。"劝君酒杯满,听我狂歌词"一句,既是对于友人的邀请,也是诗人对于生命的深情独白。诗人通过饮酒与歌声,试图在有限的时光中寻找情感的释放与精神的慰藉。
接下来的"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痴",表达了对人生阶段的感慨。"五十已后衰"指的是中年后生命的逐渐衰退,而"二十已前痴"则反映了少年时期的天真与无知。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生经历的不同阶段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引发读者对于生命、衰老与成长的思考。
"昼夜又分半,其间几何时",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珍贵与生命的短暂。诗人将生命比作昼夜,暗示时间的宝贵如同日与夜的交替,每一刻都不可或缺。通过这个比喻,诗人试图让读者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激发人们珍惜每一刻,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最后,"生前不欢乐,死后有馀赀,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表达了对于生死观的独特见解。诗人在最后一段中反思生前的快乐与死后物质的累积毫无意义。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生前不追求快乐,死后又有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用呢?这不仅是对个人价值观的质疑,也是对社会普遍存在的追求物质、忽视精神生活现象的批判。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郡亭》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与生命哲思的展现。诗中充满了对时间、生命、欢乐与物质的深思,鼓励读者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真正的快乐与价值,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