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tíng duì jiǔ sòng chūn
南亭对酒送春
yán láng zhì zī lóu lì míng yuē qīng huī |
严郎置兹楼 立名曰清辉 |
wèi jí shǔ huā bǎng jù zhēng hái fěn wéi |
未及署花榜 遽征还粉闱 |
qù lái sān sì nián chén tǔ dēng zhě xī |
去来三四年 尘土登者稀 |
jīn chūn xīn tài shǒu sǎ sǎo shī lián wéi |
今春新太守 洒扫施帘帏 |
yuàn liǔ yān ē nuó yán huā xuě fēi wēi |
院柳烟婀娜 檐花雪霏微 |
kàn shān yǐ qián hù dài yuè chǎn dōng fēi |
看山倚前户 待月阐东扉 |
bì chuāng jiá yáo sè zhū lán piāo wǔ yī |
碧窗戛瑶瑟 朱栏飘舞衣 |
shāo xiāng juǎn mù zuò fēng yàn shuāng shuāng fēi |
烧香卷幕坐 风燕双双飞 |
jūn zuò bù dé zhù wǒ lái xìng yīn yī |
君作不得住 我来幸因依 |
shǐ zhī tiān dì jiān líng jìng yǒu suǒ guī |
始知天地间 灵境有所归 |
《南亭对酒送春》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南亭对酒送春》是一首描绘南亭春日美景与诗人与友人的聚会之乐,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对每一句进行逐段解释:
1. **严郎置兹楼,立名曰清辉**:严郎指的是当时的太守,他在这座楼中建立了“清辉”之名。这里“清辉”既可指清朗的光辉,也可以隐喻清雅的风范。
2. **未及署花榜,遽征还粉闱**:在“清辉”楼尚未悬挂代表荣耀的“花榜”之际,太守被紧急召回朝廷(“粉闱”代指朝廷)。这里“花榜”通常指科举考试中的名次列表,暗指太守因朝廷召唤而中断了本应有所成就的任期。
3. **去来三四年,尘土登者稀**:这三四年里,太守离任与回任的情况频繁,很少有人能在这座楼中留下长久的停留,暗示了官场的更迭与不稳定性。
4. **今春新太守,洒扫施帘帏**:到了今年春天,又来了一位新的太守,他清扫楼室,布置帘帷,准备迎接新的时光。
5. **院柳烟婀娜,檐花雪霏微**:花园中的柳树轻盈柔美,如烟雾缭绕;屋檐下的花如同雪花轻轻飘落,两者交织出一幅春日的美景。
6. **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新太守倚靠在前门,等待着月亮升起,待在东门开启,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7. **碧窗戛瑶瑟,朱栏飘舞衣**:碧色的窗前,瑶瑟(一种精美的古琴)轻轻弹奏,朱红色的栏杆上飘荡着舞动的衣裙,展示了音乐与美的交融。
8. **烧香卷幕坐,风燕双双飞**:在香烟缭绕中,太守卷起帘幕,静坐欣赏着风中燕子成双成对的飞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
9. **君作不得住,我来幸因依**:作为前一位太守的离开,诗人为能有幸在新太守的邀请下来到此地而感到庆幸。
10. **始知天地间,灵境有所归**:最后,诗人感慨天地间,美好的灵境(指清辉楼及其周围环境)总是有所归属,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暗示了人事变迁与自然永恒的对比。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亭的春日美景,以及与友人的相聚之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南亭对酒送春》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南亭对酒送春》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学意味的诗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亭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送春的伤感之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融入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 首句“严郎置兹楼,立名曰清辉”开篇即描绘了楼阁的美景与雅致的命名,既点明了诗题中的“南亭”作为送别春日的地点,也暗示了楼阁主人严郎对环境的精心营造,预示了后续诗篇中将出现的清雅氛围。
### “未及署花榜,遽征还粉闱,去来三四年,尘土登者稀”描绘了楼阁的变迁与人来人往的稀少,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暗示了楼阁及其主人严郎的兴衰历程,其中“去来三四年”暗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 接下来,“今春新太守,洒扫施帘帏”展示了新的官员入驻,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与前文的“稀少”形成对比,象征着变化与希望。
### “院柳烟婀娜,檐花雪霏微”描绘了春季特有的景色,柳条轻摇,花瓣纷飞,寓情于景,传递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也隐含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欣赏。
### “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则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期待月出的情境,进一步强化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 “碧窗戛瑶瑟,朱栏飘舞衣,烧香卷幕坐,风燕双双飞”这一联将听觉、视觉和嗅觉的描写结合,创造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沉浸于南亭之美的陶醉与愉悦。
### 最后,“君作不得住,我来幸因依,始知天地间,灵境有所归”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即将逝去的不舍与对“灵境”(美好的地方)的依恋,暗示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总有属于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事变化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