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ì yú háng guī sù huái kǒu zuò

自馀杭归宿淮口作

作者:白居易 
shǐ jūn jìng bú zhù     xuān guì tú zāi zhòng
使君竟不住   萱桂徒栽种
guì yǒu liú rén míng     xuān wú wàng yōu yòng
桂有留人名   萱无忘忧用
bù rú jiāng pàn yuè     bù bù lái xiāng sòng
不如江畔月   步步来相送

《自馀杭归宿淮口作》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白居易的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过往人事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不舍。我们可以一段一段地解释:

1."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这里的“使君”指的是官员,诗人可能曾是地方官,或者曾是他人在某地的“使君”。此句表达的意思是,虽然他曾在此处留下自己的痕迹,栽种了萱草和桂树(萱草和桂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象征为友谊和忠诚),但他最终没有留下。这里的“徒”字,表示这些栽种的植物只是徒劳,没有达到留人的效果。

2."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这两句解释了前一句的深层含义。桂树因其名“留人”,似乎有留住人的情感,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留住人。而萱草则象征“忘忧”,有减轻忧愁的作用,但在情感留人方面也显得无力。这两句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尽管美好的事物存在,但它们并不能真正解决人去楼空的失落感。

3."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诗人将情感寄托在了江畔的月亮上。月亮伴随着人前行,每一步都有月亮相送,这象征着诗人希望能有像月亮那样永恒而忠诚的陪伴,来安慰自己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孤独和忧愁。这种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渴望,以及对友谊能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写与植物和自然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人事的感慨和对友谊的深挚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期待。

《自馀杭归宿淮口作》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自馀杭归宿淮口作》是一首表达情感丰富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离别之余杭返回淮口时的复杂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主题与情感**:诗歌的主题是离别与归途的感伤。通过“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这一句,暗示了与使君(应是地方官)之间的别离,同时用“萱桂”象征着试图通过栽种植物来寄托情感与记忆的努力,却最终徒劳无功。萱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忘忧,而桂树则常与美好、高洁相联系,但在这首诗中它们都未能起到期待的作用,暗示了诗人的无奈与伤感。

2. **对比手法**:诗人在最后一句“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中,将江畔之月与萱桂进行了对比。月亮以其恒常的陪伴,象征着永恒与不离不弃的情感,与前文萱桂的徒劳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月之美好与安慰,表达了诗人对长久陪伴与理解的渴望。

3. **意象的运用**:诗中多次运用自然景象,如萱桂、江畔月等,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承载了丰富的情感。江畔月的意象,既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寄托了对未来旅程中可能遇到的温暖与慰藉的期待。

4. **语言风格**:白居易的诗歌通常以清新自然、语言朴实为特点,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人以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轻易地共鸣于诗中的情感世界。

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感伤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其独特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风格。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