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ò zhōng ǒu zuò ( zì cǐ hòu zài dōng dōu zuò )
洛中偶作(自此后在东都作)
sān nián diǎn jùn guī suǒ de fēi jīn bó |
三年典郡归 所得非金帛 |
tiān zhú shí liǎng piàn huá tíng hè yī zhī |
天竺石两片 华亭鹤一支 |
yǐn zhuó gōng dào liáng bāo guǒ yòng yīn xí |
饮啄供稻粱 包裹用茵席 |
chéng zhī shì láo fèi qí nài xīn ài xī |
诚知是劳费 其奈心爱惜 |
yuǎn cóng yú háng guō tóng dào luò yáng mò |
远从馀杭郭 同到洛阳陌 |
xià dān fú yún gēn kāi lóng zhǎn shuāng hé |
下担拂云根 开笼展霜翮 |
zhēn zī bù kě zá gāo xìng yí qí shì |
贞姿不可杂 高性宜其适 |
suì jiù wú chén fāng réng qiú yǒu shuǐ zhái |
遂就无尘坊 仍求有水宅 |
dōng nán dé yōu jìng shù lǎo hán quán bì |
东南得幽境 树老寒泉碧 |
chí pàn duō zhú yīn mén qián shǎo rén jì |
池畔多竹阴 门前少人迹 |
wèi qǐng zhōng shù lù qiě tuō shuāng cān yì |
未请中庶禄 且脱双骖易 |
qǐ dú wèi shēn móu ān wú hè yǔ shí |
岂独为身谋 安吾鹤与石 |
《洛中偶作(自此后在东都作)》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洛中偶作》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热爱,以及对物品的珍视之情。下面分段解释:
### 开篇
“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天竺石两片,华亭鹤一支”:白居易三年任期结束回到家中,所得到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两块来自天竺的石头和一只来自华亭的鹤。这里反映了他对物质追求的淡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渴望。
### 中间
“饮啄供稻粱,包裹用茵席,诚知是劳费,其奈心爱惜”:这两句描述了石头和鹤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分别为饮啄之所需(稻粱)和包裹之用(茵席)。他承认照顾这些物品是需要付出劳力和费用的,但内心的喜悦与喜爱之情足以抵消这一切。这表现了他对物品的喜爱之情超越了物质价值。
### 继续
“远从馀杭郭,同到洛阳陌,下担拂云根,开笼展霜翮”:从远处的余杭带着石头和鹤来到了洛阳,放下行囊,拂去石头上的灰尘,打开笼子让鹤展翅飞翔。这表现了他对这两件珍爱之物的细心照料和自由追求。
### 后续
“贞姿不可杂,高性宜其适,遂就无尘坊,仍求有水宅”:贞洁的姿容和高洁的品性不应被混杂,它们应该在没有尘嚣的环境中得到真正的安适。他希望在没有尘埃的巷坊中安放石头,在有水的住宅旁安置鹤,表达了对清净环境的追求。
### 最后
“东南得幽境,树老寒泉碧,池畔多竹阴,门前少人迹,未请中庶禄,且脱双骖易,岂独为身谋,安吾鹤与石”:东南方找到了幽静的环境,树木老而碧绿,池边竹影婆娑,门前人迹罕至。他并未请求中庶的俸禄,却愿意轻易地放弃两匹车马,只为心中的鹤与石。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也体现了他超脱物质的高尚追求。
###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述白居易对两件珍爱之物——石头和鹤的细致照料和对自然环境的追求,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物质的淡泊态度。通过这些具体的场景描绘,白居易表达了自己超越世俗追求的精神境界。
《洛中偶作(自此后在东都作)》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洛中偶作》不仅展现了他的文采,还透露出其深刻的情感与生活哲学。从标题“洛中偶作(自此后在东都作)”中,我们可推知诗人是在洛水之滨、东都洛阳撰写此诗,表达了他在东都生活期间的个人情感和思考。
全诗从“三年典郡归”开始,强调了诗人结束官职,回归生活,但并非是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精神上的富足。“所得非金帛,天竺石两片,华亭鹤一支”说明诗人看重的是精神寄托和自然界的美,而非物质财富。天竺石与华亭鹤是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代表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精神世界的价值追求。
“饮啄供稻粱,包裹用茵席”表明诗人关注的是生活的细节,对日常生活用品的精挑细选,体现了他对品质生活的追求。通过“诚知是劳费,其奈心爱惜”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感:虽然这些物品的获取和使用是劳心劳力的,但他因为喜爱和珍视它们,而甘之如饴。
接下来的“远从馀杭郭,同到洛阳陌”描述了诗人携带着所珍爱的物品,从遥远的地方来到洛阳,体现了对这些物品的珍视之情。到洛阳后,诗人选择了一个幽静的居住环境,“未请中庶禄,且脱双骖易”表示他并未因官职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追求,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简约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岂独为身谋,安吾鹤与石”点明了诗人的心声,他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身体谋取舒适,更在于安放他的心灵,与他所珍爱的鹤和石共同寻找心灵的归宿。整首诗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美的追求、对精神生活价值的肯定,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
综上所述,《洛中偶作》是白居易对精神世界和自然美的深刻表达,体现了他对生活哲学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