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 lín yuàn zhōng gǎn qiū huái wáng zhì fū ( wáng jū xiān yóu shān )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王居仙游山)
yì zuó wèi lì rì zhé yāo duō kǔ xīn |
忆昨为吏日 折腰多苦辛 |
guī jiā bù zì shì wú jì wèi xīn shén |
归家不自适 无计慰心神 |
shǒu zāi liǎng shù sōng liáo yǐ dāng jiā bīn |
手栽两树松 聊以当嘉宾 |
chéng chūn rì yī gài shēng yì jiàn xīn xīn |
乘春日一溉 生意渐欣欣 |
qīng yùn dù qiū zài lǜ rōng suí rì xīn |
清韵度秋在 绿茸随日新 |
shǐ lián jiàn dǐ sè bù yì chéng zhōng chūn |
始怜涧底色 不忆城中春 |
yǒu shí zhòu yǎn guān shuāng yǐng duì yī shēn |
有时昼掩关 双影对一身 |
jǐn rì bù jì mò yì zhōng rú sān rén |
尽日不寂寞 意中如三人 |
hū fèng xuān shì zhào zhēng wèi wén yuàn chén |
忽奉宣室诏 征为文苑臣 |
xián lái yī chóu chàng qià sì bié jiāo qīn |
闲来一惆怅 恰似别交亲 |
zǎo zhī yān cuì qián pān wán bù qūn xún |
早知烟翠前 攀玩不逡巡 |
huǐ cóng bái yún lǐ yí ěr luò xiāo chén |
悔从白云里 移尔落嚣尘 |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王居仙游山)》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以下是对这首诗各段的逐段解释:
### 1. 忆昨为吏日, 折腰多苦辛,
忆及往昔担任官吏的日子,我常常被迫屈身弯腰,事事辛苦,身心疲惫。
### 2. 归家不自适, 无计慰心神,
回到家后,内心仍然感到不适,找不到方法来抚慰内心的疲惫和困惑。
### 3. 手栽两树松, 聊以当嘉宾,
自己亲手种植了两棵松树,作为对朋友的象征,希望它们能成为心中的慰藉。
### 4. 乘春日一溉, 生意渐欣欣,
趁着春天的阳光,给树浇水,松树渐渐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 5. 清韵度秋在, 绿茸随日新,
到了秋天,松树仍然保持着清雅的韵律,绿茸茸的叶子随着日光一天天变得更新鲜。
### 6. 始怜涧底色, 不忆城中春,
开始欣赏起涧底的景色,不再怀念城中的春天,意在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超过对城市生活的怀念。
### 7. 有时昼掩关, 双影对一身,
有时,我在白天关门,让树的影子与我相伴,享受这份宁静。
### 8. 尽日不寂寞, 意中如三人,
整日里并不感到寂寞,心中仿佛有三个人陪伴,意指树的影子与自己,以及内心的宁静。
### 9. 忽奉宣室诏, 征为文苑臣,
忽然接到宣室的诏令,被征召为文苑大臣。
### 10. 闲来一惆怅, 恰似别交亲,
空闲时心中感到一丝惆怅,仿佛在告别朋友一般。
### 11. 早知烟翠前, 攀玩不逡巡,
早知道在烟雾翠绿的地方,就会有攀玩的喜悦,没有丝毫的犹豫。
### 12. 悔从白云里, 移尔落嚣尘,
后悔当初从白云中移出,落入尘世的喧嚣之中。
### 结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从官场回归自然后的内心感受,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怀念自然的倾向。诗人通过种植松树、享受自然的宁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对自己过去官场生涯的反思,以及对即将离开自然、重新进入官场的惆怅和不舍。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王居仙游山)》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深沉而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往事的回忆、对当前处境的感慨以及对于理想的反思,其艺术性和情感深度都值得细细品读。
1. **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诗的开头,白居易通过“忆昨为吏日”这样的词句,回忆起过去为官的艰苦生活,强调了“折腰多苦辛”的现实。这样的对比,既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也预示了后续情感的转折。
2. **物我关系的构建**:作者以“手栽两树松”为象征,表达了对自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当嘉宾”、“生意渐欣欣”、“清韵度秋在”等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3. **情感的转折**:“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之后,情感出现转折。“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一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同时,“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展现了一种自足、和谐的内心世界,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恬淡生活态度。
4.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表现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内心的充实感。然而,“忽奉宣室诏,征为文苑臣”,现实中的机遇与挑战使得情感再次转折,引出对“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的后悔,以及对“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的反思,体现了对简单、自然生活与复杂、世俗生活的选择与反思。
5. **结尾的哲思**:整首诗在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反思中结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挑战的无奈。白居易通过这一系列的情感波动和思想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入思考。
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